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委員會,簡稱台大法學院支部臺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學工委法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隸屬於中共台灣省委學生工作委員會。成立之初由台大法學院學生會主席葉城松領導,並積極擴張組織,吸收鄭文峰張璧坤戴傳李等,上級單位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領導。[1][2]

Quick Facts 格言或口號, 第一屆1947年—1950年 ...
中國共產黨
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委員會
Thumb
格言口號
為人民服務
第一屆
1947年—1950年
書記葉城松 張璧坤 鄭文峰
委員鄭文峰 張璧坤 戴傳李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機構類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授權法源中國共產黨章程
Close

歷史

成立

台大法學院支部係由葉城松所成立之學生工作委員會轄下組織,1947年228事件後,葉城松積極參加活動,由陳炳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受楊廷椅等領導,1947年10月成立學工委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3]

活動

1945年戰爭結束後,部分台籍青年同情中共遭遇,並對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心生嚮往,以此,在中國的知識份子之間開始出現大幅度地的左傾,1945年開始,國府與共產黨的爭鬥益加劇烈,自此,中共開始大量滲透到非淪陷區,及至1946年沈崇案發生後,國府聲望一落千丈,各地學潮不斷,而大學生甚至為支持共產主義遊行並瘋狂引為風尚[4][5],此時期加入共產黨的台籍青年如吳克泰陳炳基或滲透至台灣的學者如黃肅秋等,開始結合舊日在台的同志加入解放台灣的工作,以此至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大量台籍菁英左傾,加上當時國府在中國戰事節節敗退,猶如風中殘燭,激起有志青年加入中共解放台灣的工作,當然也有少部分投機者認為國府不可能支撐太久,加以老台共如廖瑞發與回台後的蔡孝乾張志忠本來在日治時期即與部分反日青年相結合,雙方在二二八事件後快速激盪,1947年後地下黨的組織快速膨脹。[3] 葉城松於1947年10月當選法學院學生自治會理事,成立台大新聞會、五四晚會、時事研究會、台大壁報會等,積極發展組織吸收有志青年。[6]葉城松吸收其同學柯耀南參加,並領導郭正堂許昭然等加入共產黨,期間吸收吸收鄭文峰張璧坤戴傳李繼而吸收成員包含林榮勳詹昭光王明德王子英陳英泰葉金柱邱媽寅等加入組織。[2][7]

解散

1949年8月省工委發行的《光明報》遭國民黨政府破獲,由於光明報的發行涉及省工委基隆市工作委員會,而遭到舉發的王明德正是台大法學院支部成員,多人遭約談,旋即林榮勳詹昭光等遭到逮捕,葉城松因此南下嘉義躲避,張璧坤鄭文峰先後接任台大法學院支部書記,由學工委書記徐懋德領導,1950年2月,徐懋德潛逃回大陸,學工委轉交由李水井帶領[1][3],5月李水井遭逮捕,學工委瓦解,張璧坤鄭文峰等皆逃回故鄉嘉義,台大法學院支部至此瓦解,鄭文峰於6月在朴子家中遭逮捕[8],葉城松則成立嘉義支部與張璧坤等人繼續在嘉義地區活動。[7]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