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廣濟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沿革歷史
中和地區早年因瓦磘溝舢舨船運之便而早開發,早年移居來此墾拓者多為信奉開漳聖王的漳州人[1]。當時森林茂密、木工群聚,採木製板而成匠寮,因此有「枋寮」之稱,亦是當時中和泛稱[2]。枋寮街口兩側分別在乾隆廿二年(1757年)建立了主祀開漳聖王的廣濟宮與乾隆卅一年(1766年)主祀神農大帝的福和宮[2][3]。剛開始為土牆茅草廟,後來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建[1]。和板橋接雲寺、板橋慈惠宮、枋橋街文昌廟、及大安寮庄大墓公合稱「擺接堡五大廟」[4]。
光緒六年(1880年),信眾捐資重建[1]。建築為兩殿兩廊式建築,傳統木作為主要結構,有漳派木作大師陳應彬作品,龍柱為清治時期的單龍盤旋八角柱[1]。
此廟跟福和宮成員都相同[5],合稱「中和大廟」[6],但前者香火與資產都勝於後者[5]。1955年都市計劃將廣福路切過廣濟宮[2],次年鄉民聞訊紛紛向營建委員會請求修改道路[7]。1973年,都市計劃變更時,就以恐怕會破壞兩宮等理由,將廣福路計劃道路往西南移動[2]。廣濟宮所在處不但是中和最早發展的商圈之一,也是中和行政中心所在, 隨着人口的增加,以此廟為中心的中和廟口商圈,亦逐漸向外擴展[8]。本次重建,是陳應彬追隨師父參與建造,根據考證,中和廣濟宮可能是陳應彬初次參加建造的寺廟建築。[9]
1987年,整修廣濟宮屋頂[1]。2003年1月4日,啟用文史資料館和附設圖書室,收藏廟方擁有的陳應彬、黃龜理作品[10]。2010年起進行百年大修繕,成為今日樣貌[1]。
祭祀/祀神
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開漳聖王壽誕時,陳、林、呂、范、張、游、江等中和地方大姓會納獻歌仔戲或電影酬神,稱為「字姓戲」[1]。2006年,首度舉行建廟兩百多年來的開漳聖王遶境[11]。除主祀開漳聖王,還陪祀媽祖及文昌帝君,分別在農曆二月初三、二月十五、三月廿三連續慶典[12]。
廟內祭祀分別來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溪北六興宮、新港奉天宮、及北港朝天宮的五尊媽祖,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六就要回鑾,直到隔年正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再恭請回到廣濟宮[1]。
農曆七月,中和廣濟宮、福和宮會在舊名「水尾」中和永和路堤防外施放水燈,由於該處車輛進出不便,故而自2014年開始移往舊名「水頭」的秀朗橋下新店溪畔施放[13]。與擺接義塚大墓公輪到中和區輪值時放水燈同地點[1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