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中的生殖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使用的表述,用於描述人類的性心理發展的最後階段。 [1]該階段個人會對家庭以外的人產生強烈的性興趣。

弗洛伊德及後世學者

1915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將生殖期的概念添加到《性學三論》(1905年)中。包括5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生殖期大約從青春期初開始,到死亡為止。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這一階段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出現。生殖期與性器期類似,其主要的關注點都是生殖區,不同的是,在本階段這種關注能夠被意識到。

當性驅力和攻擊力恢復後,就會進入生殖期。性快感的來源擴展到了父母之外。 [2]如果在性器期,孩子被同性父母潛意識吸引,那麼在這一階段可能會發生同性戀關係。 [3]然而,從下面對性器期的解釋來看,與其初步理解不一致。戀母情結是性器期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可以解釋為需要父母親作為性慾的主要回應主體。必須明確的是,母親可以更多地回應以滿足其釋放和表現性慾,因此是母親作為嬰兒表現性慾的對象,而不是父親。受測者不太可能對父親產生任何潛意識的性吸引,因為父親的存在是讓受測者無法擁有母親的根源:受測者仍專注於接受母親的關注。此外,在性器期中的所有性吸引完全是無意識的。

在生殖期,自我超我已有很大發展。這可以使個人有更現實的思維方式,並建立除家庭之外的各種社會關係。 [4]生殖期是最後的階段,被認為是成熟度最高的階段。 [5]在這個階段,成年人有兩種成熟的跡象,可致力於工作和相愛。 [6]

該階段從青春期開始[7],但到成年後都未必能完成。 [8]奧托·費尼切爾(Otto Fenichel)認為,生殖器至上是克服矛盾和對完整客體的愛的前提。 [9]

1960年,羅伯特·懷特(Robert W. White)將弗洛伊德的生殖期理論從本能需求擴展到將本能效應包含在內。他對該階段的擴充包括:個人將開始決定其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開始為了社會和性滿足的約會。 [10]

預後

弗洛伊德認為個體達到生殖期的程度與神經症易感性呈負相關。 [11]相反,固着在早期的性心理水平上會阻礙正常性關係的發展。 [12]

需要注意的一點,儘管口腔期,肛門期和生殖期都是不同的階段,但它們可以同時發生,也可能不定期發生。 [13]弗洛伊德認為,如果過度滿足或滿足受挫,個人可能會停滯在某一個階段。如果成人未能完成某個階段,則可能在日後的生活中發生固着[14]

批判

雖然正常的生殖人格在理論上被認為是理想的體系[15],但在實踐中,生殖期理論可能會陷入對物品和使人成癮的目標的迷戀,而不是可體驗的現實。 [16]

參見

參考文獻

相關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