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DF-5;北約代號:CSS-4 Mod 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一種兩級液體燃料機動型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對地戰略導彈,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導彈飛行距離9070公里。改進型「東風-5甲」型洲際導彈,在基本型基礎上,增加了射程和打擊精度[2]。增強型「東風-5乙」,則在改進型「東風-5甲」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分導式彈頭功能[6]。最新型「東風-5丙」型,則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以19倍超高音速再入大氣層,並且可做機動變軌躲避反導防禦系統,精度大幅提高[7]。
在中國航天運載火箭領域,東風五號派生出一系列重要的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包括新長征運載火箭之一的長征二號及其派生型號(長征二號系列、長征三號系列、長征四號系列),至今仍是中國航天發射的主力軍。
歷史
1960年代開始中共中央日趨發覺中蘇交惡的影響讓蘇聯的敵友狀態發生變化,必須加強自身戰略核威攝能力將美蘇同時視為潛在對手,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開始提上日程。
1965年3月,七機部提出「八年四彈」規劃,計劃用八年時間發展「東風五號」洲際導彈在內的四種地地導彈,當月即獲得中央專委批覆通過[8]。
1966年5月文革開始後,科研人員遭受衝擊,如總設計師屠守鍔也未能倖免,東風五號研製工作受到嚴重阻礙。加之東風五號本身即是「八年四彈」中難度最大的型號,以及一分院有限的人力主要集中在東風四號和長征一號的研製工作中,東風五號的方案論證數年未果。[1]
1969年,珍寶島事件使研製需求更加迫切,各項研製任務加緊上馬、縮減流程。[9]為加快研製速度,1970年5月,來自北京的178個相關單位參加由國防科委牽頭組織的「705」會戰,意圖一舉攻克難題。然而總設計師屠守鍔正被當做「反動學術權威」挨斗,會戰缺乏領軍人物,只能調來負責東風三號設計工作的王永志和梁思禮擔任副總設計師領頭,僅在地面設備和電源的範圍內進行了技術攻關。[1]
1970年底,東風-5的01批首枚遙測彈開始總裝測試,因遭遇大量分系統兼容問題,1971年6月才完成總裝。後經周恩來拍板,這枚總裝耗時過久的導彈決定繼續展開發射準備工作。[1]
1971年9月10日,東風-5首枚遙測彈在東風基地138工位進行首次低彈道試射,一二級按時分離,但二級發動機提前6秒關機,致使導彈未落在目標區域,墜落在新疆阿克蘇境內。1972年12月26日17時45分,使用第二枚遙測彈進行第二次低彈道飛行試驗,一級發動機點火過程中發生電爆管短路,導彈自動緊急關機,發射中止,此後運回北京更換了發動機。1973年4月,使用第二枚遙測彈進行第三次低彈道飛行試驗,發射42秒後,控制系統突然斷電,導彈因失穩自毀。[9][10]
1973年10月,由於原定1972年完成的「八年四彈」規劃已無法按期完成,經周恩來批准,東風-5的研製試驗計劃暫緩。此後,東風-5導彈01批剩餘4枚遙測彈改以運載火箭的形式代替原先規劃的高彈道試驗。1974年9月,以東風-5第三枚遙測彈進行改裝的運載火箭——長征二號首箭與尖兵一號衛星運抵東風基地開始測試[10][11],1974年11月5日17時40分,這枚長征二號試驗發射,升空20秒後因姿態失穩自毀。隨後,以剩下的3枚東風-5導彈改造的長征二號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後續發射皆取得成功。長征二號作為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之一,成為中國太空計劃的基礎。東風-5由此成為多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鼻祖,其最大共同特徵便是同樣使用3.35米直徑的箭體。[12][10]
在從長征二號的研發改進經歷中汲取經驗教訓後,02批次東風-5導彈進行了10項重大改進,內部近乎全部重新設計,不僅解決了不穩定的技術狀態,還通過改變發動機關機方式和給箭體減重的方式,將東風-5的理論射程提升到10000公里,使其從遠程導彈升級為洲際導彈。02批共生產10枚,8枚用於特殊彈道飛行試驗,2枚用於全程飛行試驗。1978年10月至1979年,02批東風-5投入低彈道和高彈道飛行試驗,6次試驗檢驗了導彈精度、再入大氣層和突防情況,全部取得成功。
1980年5月9日,新華社受權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將進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北京時間5月12日至6月10日,擇機向位於南太平洋的以南緯7度0分,東經172度33分(7°0′0″S 172°33′0″E)為中心半徑70海里的圓形海域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代號「580」。5月18日10時0分23秒,東風-5導彈02批07發遙測彈以「遠程運載火箭」名義,順利從東風基地138工位點火發射,約30分鐘後,數據回收艙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公海上濺落,並隨即被海軍艦隊回收。這次全程飛行試驗行程9070公里,落點靶區為2公里正方形區域,實際偏差僅為250米。[9][1]5月21日11時19分32秒,從東風基地5020工位又發射了一枚東風-5導彈,代號580-乙彈。因控制系統問題,二級發動機提前6.4秒關機,這枚導彈未能到達預定海域(偏近約1400公里)。580-乙彈是由062基地總裝測試的。[13]儘管兩次全程飛行試驗一成一敗,但是東風-5的研製工作仍然宣告成功,這比原計劃晚了8年。
1981年後,東風-5基本型服役。東風-5的戰略意義在於是中國第一種能攻擊美國的核武[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時的1984年10月第一個東風-5打擊旅成軍,第803旅位於湖南省的深山。最初計劃以發射井部署,並少量構築了發射井。後因近200噸的彈體過大且為熱發射,抗核加固的發射井造價將會超過導彈本身造價,且經濟上不允許形成類似蘇美的數百座規模,最終僅少量採用了同為使用液體燃料的150噸級美國Titan II(熱發射)和200噸級蘇聯SS 9/18(冷發射)的發射井部署方式,承擔第一次核打擊任務;大部分以隧道貯藏,在核戰時推出隧道,於土地發射場起豎及加注燃料後發射,反應速度較慢,發射準備時間1-3小時,作為對美蘇的第二次核打擊威脅。直至使用固體燃料,反應時間更短的東風-31成軍、東風-41完成研製後,發射井式及土地發射場發射式的東風5B之間的空缺終於得到彌補。
1990年,由於東風-31還不能在短期內服役,代號為東風-5甲的改進型方案提上日程。經過李旭閣將軍的艱難遊說後,東風-5甲終於獲得數千萬元研製經費,項目上馬研究。東風-5甲通過對發動機燃料加注方式的改進和對彈頭再入大氣層防熱問題的處理,將射程提高到了13000公里以上,具備使用誘餌突破反導系統的能力。經過兩次高低彈道試射,東風-5甲在1990年代中期服役。[1]
東風-5甲研製時未考慮裝備分導式多彈頭。其後與其師出同源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實現「一箭多星」發射技術,東風-5甲亦獲得分導多彈頭的改進,即東風-5乙。2006年6月,東風-5乙首次試射成功。其後東風-5基本型也換裝分導式多彈頭。[1]
1995年中國媒體報道用於中國戰略導彈的地底長城計劃,最後在10年之後完成了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間的太行山隧道網,大量東風-5能在其中儲存或機動,並從預置的洞口推出後發射或直連隧道的許多發射井發射,地底長城計劃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液態燃料導彈生存率低的問題,因為液態導彈發射前有漫長準備工作和燃料加注的冒煙,若是露天狀況下進行極易被他國衛星發現後先制攻擊[15]。然而,若導彈的移動和發射準備都在巨大的山中洞穴進行,則不易被發現攻擊意圖。
2000年左右,第二炮兵已知的三個旅(801旅、803旅、814旅)已經全換裝改進型的東風-5甲。
2015年8月11日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道,中國在8月5日試射一枚「東風-5甲」型洲際彈道導彈,同日還試射了一枚最新型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16]。
2015年9月3日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東風-5乙」型洲際導彈亮相[17],解說員的播報中提到此型號具有「分導式彈頭」功能[18]。
2015年9月29日,國內軍事媒體報道:二炮部隊成功夜間試射一枚「東風-5乙」型洲際彈道導彈[19]。
2017年1月,中國進行了一次洲際導彈試射,測試了新的東風-5丙型導彈[20],這枚導彈攜帶了10個分導式彈頭[21]。
改進
在新一代導彈全面部署之前,「東風-5」仍然要支撐起核威懾的重任,因此對「東風-5」導彈的改進工作一直持續進行。為了面向新的要求,「東風-5甲」(DF-5A)改進型洲際彈道導彈應運而生。相對於「東風-5」原型,「東風-5甲」主要改進的是發動機性能和打擊精度,彈頭也有所改進。「東風-5甲」的射程應明顯大於12000公里,根據載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公里之間,真正實現了全球覆蓋的能力。在「東風-5甲」取得明顯進步之後,「東風-5」的發展並沒有停止腳步。
分導式多彈頭可以顯著提升導彈的突防能力,在導彈防禦系統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堅固的盾牌需要越來越銳利的長矛予以制衡。由於「東風-5甲」是較為成熟、內部空間最大的洲際導彈,因而選擇其為平台發展出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型號應當是明智之舉。在「東風-5甲」基礎上又研製出了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乙」(DF-5B)。「東風-5乙」的彈體基本與「東風-5甲」相同,國外根據「東風-5」的載荷推算大約能夠攜帶4~6枚分導式彈頭,也有個別媒體推測能夠攜帶9枚彈頭。2006年,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東風-5乙」導彈試射成功,並在不久後投入現役[4]。
2017年1月31日 ,美國《自由燈塔報》記者比爾·格茨的文章稱,兩名熟悉情況的五角大樓官員分別證實,本月早些時候中國進行了一次東風-5丙型導彈試驗,試驗中導彈攜帶了10個分導式再入飛行器,即MIRV(分導式彈頭),美國情報部門對此次試驗密切關注[3]
根據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分析專家推測,東風-5丙導彈具備運載單個當量達數百萬噸級核彈頭,最遠射程可達14000公里,在攜帶10個當量在15-30萬噸TNT的小型化核彈頭時,射程也可達9000公里,並可供單個彈頭在200公里的半徑內自由選擇目標,分導多彈頭CEP(圓概率誤差)僅50米[5]。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