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日語:東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羅馬化:Tokyo Daigaku Jishin Kenkyu-jo,英語: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簡稱ERI)是一所由文部省於1925年創立的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地震學和火山學,附屬於東京大學[1][6][11][12]。現所址為東京大學彌生校區,下屬4個研究部門、7個附屬科研設施(中心)和2個行政部門,另設有諮詢委員會和教授會[13][14]。現有教職員160人、大學院生70人,現任所長為小原一成[2][3]。
歷史沿革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前身為1892年設立的文部省震災預防調查會[15]。1925年11月13日,即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文部省宣佈重組原調查會,在東京大學設立研究所[12]。1994年,為開展新項目研究,決定將該研究所辦成附屬於東京大學的全國開放型研究所,將原有的18個部門、2個中心和16個觀測設施改組合併為4個部門、4個中心和2個觀測台站,成為現今的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15][16]。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建立初期的研究樓竣工於1928年6月。但由於研究規模的增加,原來的研究樓空間不足,對研究造成了影響。因此,1970年3月,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遷入東京大學農學部2號館內,後更名為地震研究所2號館[1][17]。2012年春季,為了解決東日本大地震重要課題,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成立了巨大地震海嘯災害預測研究中心,旨在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高速計算機的性能,對地震海嘯災害預測進行研究[18]。
現況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現所址為東京大學彌生校區地震研究所2號館(即東京都文京區彌生1-1-1),下屬4個研究部門、7個附屬科研設施(中心)和2個行政部門,另設有諮詢委員會和教授會[13][14][17]。現有教職員160人、大學院生70人,現任所長為小原一成[2][3]。目前,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以「通過與地球的對話來減輕地震、火山災害」(地球との対話を通じて地震・火山災害の軽減につなげる)為目標,不僅通過觀測地震、火山現象,還需要全面理解其成因。為實現這個目的,針對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各種問題,推進了野外觀測、室內實驗、理論研究的綜合性和尖端的研究。在地震和火山噴發的預測等方面,以減輕災害為目標的全國共同研究中,與相關研究者進行合作,進行相關研究的企劃和立案[8]。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附屬圖書館設立於地震研究所2號館的3層,目前共有藏書約6萬冊、刊物約2500本[19][20]。自1996年起,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每年定期發佈一期以地震研究所研究活動為焦點的技術研究報告[21]。另自2001年起,每年定期發佈一期以地震研究所活動概要為焦點的年報[22]。
下屬部門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共下屬4個研究部門、8個附屬科研設施(中心)和2個行政部門,另設有諮詢委員會和教授會[13]。
研究部門
附屬研究設施(中心)
|
技術部
事務部
|
研究項目
項目名稱 | 研究年份 | 項目簡介 | ||||||
---|---|---|---|---|---|---|---|---|
地震火山史料聯合研究機構[24] | 2017年-2024年 |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與歷史資料館的合作項目。由歷史學家和地震學家通過合作收集歷史資料,整理並分析日本的地震活動和火山活動,最終達到建立一個古地震科學數據庫的目標。 | ||||||
慢地震學[25] | 2016年-2020年 | 通過傳統的地震學,融合材料科學和非平衡統計物理學的方法,對慢地震進行研究,分析出慢地震的發生形式和發生原理等。 | ||||||
日本海地震、海嘯調查項目[26] | 2013年-2020年 | 以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為契機,針對日本海側強烈地震(如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和1993年北海道西南近海地震)引起的海嘯進行調查。 | ||||||
移動式重力儀系統的改進以及實際海域的驗證試驗[27]糸魚川靜岡構造線 | 不明 | 為響應日本相關海洋政策,針對2007年7月實施的基本海事法中提及到的基本海洋計劃,研究鈷的開發,在未來十年左右將海底開發商業化。 | ||||||
減輕城市脆弱性造成的災難性災害項目[28] | 2012年-2016年 | 從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中吸取教訓,以減輕城市災害為目的,在五年時間內對其相關領域進行研究。 | ||||||
立川斷層重點調查觀測項目[29] | 2012年-2014年 | 受文部科學省委託的觀測項目。旨在預測立川斷層可能發生的地震的規模以及對強烈地震發生可能性的長期評估。 | ||||||
普通的海洋地幔[30] | 2010年-2014年 | 通過運用項目特別研究小組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和電磁觀測技術,並運用潛艇觀測,對岩石圈-軟流圈邊界物理學進行研究。 | ||||||
青年研究人員自主研究環境促進推廣計劃[31] | 2007年-2011年 | 通過該項目,旨在建立一個支持特別優秀青年研究人員的平台,邀請國際上獲得項目資格的年輕研究人員,在一定時期內提供啟動資金和研究場地等。 | ||||||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與海嘯的調查觀測[32] | 2011年-2013年 | 本項目啟動於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之後。受到該強烈地震影響,未來發生較大的餘震和海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啟動該項目,對相關震區進行調查觀測和研究,分析出該震區地震和海嘯的發生機制,並收集有助於防災和減災的信息。 | ||||||
應力集中區重點觀察研究項目[33] | 2007年-2012年 | 本項目以2004年新潟地震為契機,旨在重點研究相似的應力集中區,對其發震原因等進行詳細研究。 | ||||||
首都直下型地震防災·減災特別項目[34] | 2007年-2011年 | 在地震調查委員會發佈對南關東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地震長期預測報告的背景下,為減少強烈地震對都市造成的破壞,特別啟動了本項目。 | ||||||
印度尼西亞地震火山綜合防災措施[35] | 2008年-2012年 | 由於印度尼西亞與日本都是地震多發國家,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根據兩國的實際情況,運用日本的長期經驗,與印度尼西亞合作開展本項目,旨在為兩國的減災工作做出貢獻。 | ||||||
絲魚川-靜岡構造線斷裂帶重點調查觀測項目[36] | 2005年-2009年 | 對糸魚川靜岡構造線進行調查觀測的項目。 | ||||||
南海、東南海地震的相關研究項目[37] | 2003年-2007年 | 項目旨在對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潛在的震源域進行研究。 | ||||||
Stagnant Slab:地幔動力學的關鍵詞[38] | 2004年-2008年 | 地球板塊俯衝進入地幔的過程中,往往會經歷一段停滯在過渡地區的過程,然後才落入下地幔。該項目啟動的目的即分析出板塊短期停滯的原因[39]。 | ||||||
海半球(海半球網絡計劃)[40] | 1997年-2001年 | 針對在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新發現,旨在建立和研究海半球的觀測網絡。 | ||||||
2007年能登半島地震綜合研究[41] | 2007年 | 針對2007年能登半島地震開展的綜合研究,對震源斷層和震區構造進行研究。 | ||||||
大都市圈地殼構造調查[42] | 2002年-2006年 | 通過對日本大都市圈的地殼構造進行調查,打下建立防震措施的科學技術基礎。 | ||||||
註釋:■綠色背景為正在進行的項目,■藍色背景為已經完成的項目。 |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