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爾夫球錦標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高爾夫球錦標賽(The World Golf Championships,簡稱WGC),是若干項世界男子高爾夫球賽事的統稱,由國際PGA巡迴賽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GA Tours)主辦。該賽事也是PGA巡迴賽、PGA歐洲巡迴賽和日本高爾夫巡迴賽的組成部分,並獲得了亞洲巡迴賽、陽光巡迴賽和澳大利亞PGA巡迴賽的正式承認[1]。
賽事概況
上表中的前三項賽事均首創於1999年,其中普利司通邀請賽的前身是世界高爾夫球系列賽,歷史可以前溯至1976年。而自2006賽季起,CA錦標賽開始固定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Doral度假村舉行,而此前這項賽事曾在世界各地巡迴舉辦。2009年4月,WGC組織宣佈,從當年11月起,滙豐錦標賽也加入世界高爾夫球錦標賽的系列,成為第四項WGC級別賽事[2]。
WGC的宗旨在於擴大世界頂尖高爾夫球手的交流,並促進各個獨立巡迴賽之間的溝通,其參賽選手範圍要大於四大賽。最初媒體認為WGC和四大賽將共同組成一個世界性的巡迴賽體系。但之後這一概念不再被提起,而組成WGC的四項賽事繼續邀請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頂尖球手的參與。該系列賽事提供的獎金幾乎高於其他任何職業性球賽。同時,比賽冠軍可以獲得70分到78分不等的官方世界高爾夫球排名積分(OWGR積分),這個分數僅低於四大賽(100分)和球員錦標賽(80分)。美國球員泰格·伍茲在WGC系列賽事中長期領先,他在早期的32項WGC賽事中,共取得了16個冠軍,並保持着平均每年至少一個WGC冠軍的頻率。
在2000年至2006年間,一項由參賽各國派遣兩位球員組隊參加的男子高爾夫球世界盃賽也是一項WGC組成賽事,但其集體賽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成為各大巡迴賽的帶獎金賽事。從2007年起,世界盃賽不再是WGC系列賽事之一,並改名為「觀瀾湖世界盃賽」[3]。
同樣,在2000年至2006年的大多數年份里,每年有2到3項WGC賽事會在美國境內舉行,而其它1到2項賽事會在世界其他地區舉辦。從2007年起,全部三項個人賽都集中在美國舉行,因此吸引了包括泰格·伍茲和厄尼·埃爾斯在內的眾多高手就近參賽,同時賽事也吸引了美國以外的各國高爾夫球媒體的關注。PGA巡迴賽官員Tim Finchem也曾指出,將比賽放在美國國內舉行,將為賽事本身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4]。
賽事冠軍列表(括號內數字為個人奪冠數)
年份 | 埃森哲賽 | 普利司通賽 | CA賽 | 世界盃賽 |
---|---|---|---|---|
2006 | ![]() |
![]() |
![]() |
![]() 馬塞爾·西姆Marcel Siem |
2005 | ![]() David Toms |
![]() |
![]() |
![]() 布拉德利·德里吉Bradley Dredge |
2004 | ![]() |
![]() Stewart Cink |
![]() Ernie Els |
![]() 路克·多納德Luke Donald |
2003 | ![]() |
![]() Darren Clarke (2) |
![]() |
![]() 羅瑞·薩巴蒂尼Rory Sabbatini |
2002 | ![]() Kevin Sutherland |
![]() Craig Parry |
![]() |
![]() 丸山茂樹 |
2001 | ![]() Steve Stricker |
![]() |
因911事件取消 | ![]() 雷鐵夫·古森Retief Goosen |
2000 | ![]() |
![]() |
![]() Mike Weir |
![]() 大衛·杜瓦爾David Duval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