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期間,如果一個城市快將被奪取,控制該地的政府或者軍事組織可能會宣告該城為不設防之城市(Open City),亦即是該地自願放棄一切的抵抗力量。敵方軍隊被認為可能不會炮轟或攻擊該地,而只會以行軍形式進入該市,以免受到各界譴責。該共識的目的是希望保護當地歷史名勝和滯留的人民,避免不必要的戰役。
宣告成為不設防之城市的一些例子:
- 1940年的布魯塞爾,第二次世界大戰比利時戰役
- 1940年的巴黎,法國政府在明顯不能保衛它的情況下放棄它。
- 1941年4月的貝爾格萊德,由南斯拉夫王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南斯拉夫戰役前宣佈;然而德意志國防軍並未尊重這一決定,而是用空投炸彈血洗了這座城市;[1]
- 1942年的馬尼拉,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不能抵抗日本軍隊的攻勢時放棄它[2];在宣佈不設防後,美軍依然用這座城市進行後勤工作[3];日軍無視了不設防的宣告,繼續進行轟炸[4]。
- 1943年8月14日的羅馬市,防禦的意大利軍隊單方面宣告成為不設防之城市,避免了盟軍對其的轟炸。之後德軍攻擊時,該市仍是不設防之城市。隨後,盟軍在1944年7月進入羅馬,撤退的德軍亦宣佈佛羅倫斯和基耶蒂成為不設防城市。
- 1944年10月11日的雅典,德國宣佈成為不設防之城市。[5]
- 1945年5月3日,納粹德國政府宣佈漢堡為不設防城市,隨後英國軍隊佔領此城[6];
敵方軍隊並不一定尊重不設防城市的宣告。抵抗力量亦可能使用政治戰略。[7]另外控制當地的政府或會以此作為軍事防守策略之一。
參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