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縣城牆是明朝嘉靖年間為抵禦倭患護衛上海縣治而興建的城池,舊址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利用倭寇暫時退去的間隙,上海縣民集資、捐地並擔石運土,利用三個月時間修建完畢。上海縣城牆周長9里,高二丈四尺,並有長1620丈、寬6丈、深一丈七尺的城濠。城牆辟門六座,並設有水門三座。上海開埠後,因城牆對內外交通的不便,一度引發縣內民眾的爭議,後採取增闢城門的方式解決。民國元年(1912年),在當時自治人士的建議下,最終上海地方機構同意拆城,並將基址改築為中華路和法華民國路(今人民路)。目前僅餘大境閣與露香園路兩段殘留城牆,其中大境閣段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2]。
蒙古侵亡南宋後,為防範江南地區漢人的反抗,毀江南大部分地區的城垣,因而即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置上海縣時,並未興築城池[3]。明朝繼起後復築了宋代城池,但上海由於本無城池,外加民眾由於長期從事海洋貿易,多有習武,因而也未興建城牆[4]。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進一步加劇,四月[5]、五月[6]間,由於缺乏有效屏障,倭寇多次侵入縣內。尤以五月這次最甚,直接導致知縣喻顯科逃走,縣丞宋鰲和指揮武尚文戰死,倭寇駐紮七日後焚毀大量官舍民居後撤退[6]。基於此種情況,身為本籍人士的光祿寺少卿顧從禮疏請興建城牆以抵禦倭寇,最終松江知府方廉同意築城[7]。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利用倭寇退卻的契機,工程開工。為搶在倭寇再犯前完成,工程採用版築法夯築[8]。此外,民眾也踴躍參與,例如倡議築城的顧從禮捐粟四千石用於建造朝陽門。太常卿陸深的夫人梅氏捐銀兩千兩,並且因城牆穿越所持地產,更毀屋讓出地基。博士王相堯也將地產捐出以供築城。普通民眾也擔土運石,日夜搶築,最終於當年臘月完成興築。新築的城牆周長9里,高一丈五尺,同時開闢六座城門,分別為朝宗門、寶帶門、 晏海門、儀鳳門、跨龍門和朝陽門。民眾依其方位俗稱為大東門、小東門、北門、西門、大南門和小南門[3]。同時在寶帶門、朝宗門和儀鳳門設置水門,以便方浜和肇嘉浜的流通。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八日,倭寇再度來襲,依賴城牆固守的按察司僉事董邦政最終成功抵禦[9]。兩年後,倭寇再度圍城,但仍無法攻破[10]。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同知羅拱辰自朝宗門和寶帶門開始於城門處修建敵樓,同時增設箭台,加寬城牆,並在東、北兩方要害處增高城牆,修築高台。後將本次修築的三座高台命名為萬軍台、制勝台和振武台[11]。倭患穩定後,將位於順濟廟北的丹鳳樓遷建於萬軍台上,此外於另兩座高台上增築了觀音閣和真武廟。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奉巡撫趙光懷之令,知縣許汝魁加高城牆五尺,同時於朝陽門側新辟水門一座,以溝通40餘年前修建城牆而被斷絕內外的薛家浜。此後繼任的知縣徐可求、劉一爌對自大南門迆東至北門一側,改以巨石壘築以替換原版築城牆,以防傾塌[12]。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呂浚又有將城牆增高了五分之一,並建川廊八十間。萬曆年間又於西門北側的箭台上建樓閣供奉關帝,即現存的大境閣[12]。
康熙十九年(1680年),暴風雨毀壞大南門城垣,知縣史彩進行修補。乾隆十八年(1753年),知縣李希舜疏浚城濠,使舟楫得以同行[13]。此後,城牆又多次坍塌,但多得到修復。道光元年(1821年),時任上海道台的龔麗正倡議重修城牆,並最終於西門增建箭台一座。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廣東中英摩擦的加劇,又進行了重修。1853年,上海道台吳健彰對城牆附屬的防禦設施進行了修葺,但隨即被小刀會利用上海官員在文廟丁祭之時佔領縣城,吳健彰被擒,署理知縣袁祖德死難。兩年後,清軍聯合法軍對上海縣城發動進攻,法軍動用炮火轟塌北城牆一部分。收復縣城後一度將該缺口予以填補,直至1860年該缺口被重新打開,以便於清軍進出以抵抗太平軍東進。1866年,由潮州商人郭學玩出資8700多兩白銀,將該缺口改建為城門,並請時任江蘇巡撫李鴻章命名該門。李鴻章借鑑韓愈詩詞「挽狂瀾障百川」,將之命名為障川門[14]。因位於北城牆上,同時較北門為新,故俗稱「新北門」。
隨着上海開埠,先後闢築了英租界(後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使得原先縣城以北逐漸成為繁榮的新市區,且面積遠較縣城廣大。而縣城經過幾次戰火,外加缺乏現代市政改造,護城河又逐漸淤塞,使得上海縣民眾對城墻逐漸有所不滿。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以士紳姚文枬為首的等人向時任上海道的袁樹勛提議,因城垣的阻礙,使得城內發展漸趨落後,因而建議拆除城墻。但由於當時呼籲保留的勢力仍較強大,加之城墻為國防設施,其興建與拆除均需呈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首肯,但兩江總督極力反對。在此情況下,時任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的總董李平書居間調停,採取改良方案,即增設城門以利交通,並對其他城墻予以保留。最終於宣統元年(1909年)增開福佑門、尚文門和拱辰門,依據方位和原有城門,民眾俗稱其為新東門、小西門和小北門。此外,對小東門、小南門和老北門進行了加高增築[15]。
兩年後,上海光復,革命黨人建立滬軍都督府,總管城廂內外軍事與政治事務。李平書被任命為上海民政總長。姚文枬等人上書李平書,再次要求拆城,以振興商業。[16]此次提案得到李平書和滬軍都督的支持。[17]在其努力下,最終於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成立城濠事務所,市政廳決定先從大東門、水關橋西南至救火聯合會一段城牆拆起,其餘次第動工,不過一月,三面城牆皆已拆盡。經過兩年最終於民國三年(1914年)完成拆除工作[18]。原有的城墻填平了濠溝,修築為馬路,其南段稱為「中華路」,北段因與法租界相鄰,在租界當局影響下,稱為「法華民國路」。但城濠事務所所在的大境閣,因臨近工程結束且供奉關帝得以倖存至今[19][20]。2005年因動遷,於露香園路發現被民居包裹的一段城牆,目前分地面及地下兩段保存[21]。
至拆城前,上海縣城共有城門十座、水門四座。最初城門有啟閉時間,夜晚6點以後城門即行關閉。閉門後若要進出需持官方發給的「對牌照會」,否則偷行出城將被枷示。後來隨着開埠,閉門時間越來越晚,最終成為拆城的主要理由之一[22]。
朝宗門,俗稱大東門,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與城牆同時修築,舊址位於今中華路、復興東路路口西側。同時在其南側的肇嘉浜上設有水門一座,便於水道與黃浦江相同,水門與城門同時竣工和拆除[23]。
寶帶門,俗稱小東門,於嘉靖三十二年和城牆同時修築,舊址位於今人民路、方浜中路口西側。因陸深夫人梅氏捐銀捐地修築而成,故又稱夫人門。宣統二年(1910年)進行改建,民國元年拆除。其南側方浜上同時興築水門一座,同時拆除。
跨龍門,嘉靖三十二年與城牆同時築成,位於今中華路、光啟南路口北側。因位於縣城正南方,因此俗稱大南門,民國元年拆除。
朝陽門,嘉靖三十二年與城牆同築,位於今中華路、黃家路路口北側,較之大南門俗稱小南門。首倡築城的顧從禮出資捐建。在其北側的中華路、喬家路路口設有水門一座,原為薛家浜故道,築城時被切斷。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新築水門,使薛家浜復通[24]。民國元年拆除。
儀鳳門,嘉靖三十二年建造,原俗稱西門。位於中華路、復興東路路口東側,後因小西門的闢築,故俗稱更為老西門。其南側設置水門一座,亦跨於肇嘉浜上,民國元年一併拆除。
晏海門,嘉靖三十二年建,原俗稱北門。位於人民路、河南南路路口南側,後因新北門的建造,俗稱改為老北門。
障川門,俗稱新北門,1866年利用城牆豁口而修築,由李鴻章命名為障川門,位於人民路、麗水路路口南側,民國元年拆除。
福佑門、尚文門、拱辰門,宣統元年(1909年)同時闢築,俗稱新東門、小西門和小北門,為拆城與保城兩派角力後,折衷的結果,民國元年拆除。
城牆外繞護城河[23][25],長1500餘丈,寬6丈,深1丈7[23][26]。護城河與水門相通,以利航運[23],並通黃浦江潮汐[26],藉以為城內居民供應新鮮水源及排泄污水[23]。乾隆年間,護城河淤塞,知縣李希舜下令疏浚,使之通舟楫[24]。至清末護城河壅積淤塞[23],民國元年至民國3年拆城時,填沒[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