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后土廟

山西萬榮后土廟,歷代多位君主祭拜后土的所在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荣后土庙map

35°20′37″N 110°28′44″E

Quick Facts 萬榮后土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萬榮后土廟
Thumb
秋風樓,2013年9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西省萬榮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四批第167項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Close

汾陰后土祠俗稱后土祠,因所在地今亦稱萬榮后土祠,位於今中國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汾河南岸、黃河東岸,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汾陰后土祠為漢武帝所確立的皇帝祭地的本廟,漢、唐、宋多位皇帝曾在此親祀后土。

祭祀史

立祠之前的郊祀史

《禮記·王制》載「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后土即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為天子所祭祀的對象。祭地的主要目的在於祈求農作物的豐收。周代時天子冬至祭天於地上之圜丘,夏至祭地於澤中之方丘[1],二者分別位於國都南郊和北郊,故被稱為郊祀。祭地所用的方丘即以水環繞的方形祭壇,象徵四海環繞大地。

秦襄公時作西畤祀白帝秦文公時改在雍[注 1]立鄜畤郊祀白帝,後逐漸擴展為郊祀上帝的四帝畤,漢高祖增立北畤,成為雍五畤[注 2]。但漢初的祭祀均由祠官負責,皇帝並不親往[2]。至漢文帝時開始親祭上帝於雍五畤,漢武帝又於雲陽縣甘泉宮增立泰畤,作為祭天之所[3],但最初並無與祭天相配的祭地之所。

作為郊祀祭地場所的后土祠

Thumb
清光緒七年(1881年)所刊《光緒榮和縣誌》縣境全圖,示后土祠的地理環境,其中漢汾陰故城位於清代榮和縣城以北九里[4]
Thumb
秋風樓內藏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所刻漢武帝《秋風辭》碑。

后土祠最初所在的位置被稱為「汾陰脽」或「魏脽」,為位於漢汾陰縣故城西北二里、原汾河與黃河交匯處東南的一處天然土阜,《水經注》載汾陰脽「背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余,高十丈」[5],唐玄宗稱之為「汾水合河,梁山對麓,地形堆阜,天然詭異」[6]。傳上古時期黃帝即曾在此祀地祇並掃地為壇[7],後祠內因此建軒轅掃地壇。

漢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方士新垣平稱周鼎原在泗水中,黃河因決口而與泗水相通,又望汾陰有金寶氣,意周鼎當出於此。於是漢文帝意欲在此建廟,通過祭祀以求周鼎出現,但其後又認為新垣平所言皆詐而未定[8]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欲祀地神后土,以與祀天神上帝相配,太史令司馬談與祠官寬舒等認為應在澤中立圓丘[注 3]祭祀,汾陰滿足立祠的條件,與此同時汾陰人公孫滂洋等見汾河旁有光如絳,言之於武帝,於是在汾陰脽上建祠並親臨祭祀[9][10],後定以每三年親祭一次[11]。漢武帝時期共8次親祭后土,傳《秋風辭》即為祭祀后土途中而作[12]

元鼎四年(前113年)六月,汾陰人巫錦在祠旁發現寶鼎,鼎大八尺一寸,高三尺六寸,異於普通鼎,漢武帝在確認為古鼎後,將鼎迎至甘泉宮並置於郊廟[13][14],有觀點以此為改元元鼎的緣由[注 4]

漢成帝即位後,丞相匡衡與御史大夫張譚上疏認為,郊祀天地的場所應在都城長安南北郊方合古制,而去往雲陽泰畤與汾陰后土祠祭祀一則勞民,二則危險,其中后土祠需要「渡大川,有風波舟楫之危」[15],於是在建始元年(前32)在長安立南郊和北郊,分別取代泰畤和后土祠,此後又經歷了一段反覆的過程而最終確定[16],南北郊的形式最終發展為北京的天壇地壇

漢代以後的祭祀活動

自漢後汾陰雖不再成為祀后土的重地,但其間仍有帝王親至汾陰祭祀,如唐玄宗、宋真宗等。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以為農祈谷而親祀后土,在修繕祠廟時再次獲得寶鼎三座,因此改汾陰縣為寶鼎縣[17][18]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月,河中府進士薛南等請祀后土,七月群臣上表復請。次年二月,宋真宗親祀后土,並將祀后土的儀式與泰山封禪等同,成為重大的國家慶典[19]

金、元時期以祠廟所處較偏僻,帝王祭祀諸多不便而改為遣官祭祀。明代建地壇後,官祀后土的儀式便不在后土祠舉行,后土祠也轉變為民間祭祀場所[20]

2003年,萬榮縣政府舉辦了世界華人公祭后土聖母大典暨萬榮首屆后土旅遊文化節,之後祭祀每年舉辦一次[21]

以下為歷代帝王祭祀后土的情況表(載於金天會十五年(1137)《蒲州榮河縣創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碑碑陰《歷朝立廟致祠實跡》):

More information 帝王, 祭祀次數 ...
帝王 祭祀次數 祭祀時間
漢武帝 8 元狩二年(前121年)、元鼎四年(前113年)、元封二年(前109年)、四年(前107年)、六年(前105年)、太初元年(前103年)、二年(前102年)、天漢元年(前100年)
漢宣帝 3 神爵元年(前61年)、五鳳元年(前57年)、甘露二年(前52年)
漢元帝 3 初元四年(前45年)、永光元年(前43年)、建昭二年(前37年)
漢成帝 1 永始四年(前13年)
漢哀帝 1 建平三年(前4年)
漢光武帝 1 建武十八年(42年)
唐玄宗 3 開元十一年(723年)、十二年(724年)、二十年(732年)
宋真宗 1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Close

建築史

唐宋時期

Thumb
《蒲州榮河縣創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碑拓本,反映了北宋末至金初的廟貌。

明代以前的后土廟均為官修,明代方改為民修。漢代的祠廟規模已不可考,至唐開元十一年(723年)重修廟宇後「規模壯麗,同於王居」。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因祭祀之需增修廟宇,並將其按國家級祠廟改建,其廟制亦成為北宋祠廟宮觀建築的代表,方志中稱其「莊嚴宏鉅,為海內祠廟之冠」[22][23]。在今獻殿內東側存有刊刻於金初天會十五年(1137年)、明代重刻的《蒲州榮河縣創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碑,以線刻圖像的形式反映了北宋擴建後的規模。

按此碑記載,此時的后土祠南北長732步,東西闊320步,四周圍以廟牆,四角建角樓。中路依次為大門五間(懸太寧廟匾額,兩側各有一三間的角門)、承天門三間、延禧門三間(兩側挾屋各一間)、坤柔之門三間、坤柔之殿九間和寢殿三間,東西兩路為道院、齋堂等附屬建築。主殿前設有四重門,重門之間的院內建有不同時期的碑樓。主殿院四周以廊廡圍合,正殿左右又有斜廊連東西廡,形成日字型平面的廊院。正殿坤柔之殿與寢殿以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殿前有一大一小兩方台,南側大台為露台,北側小台為欄杆圍繞的封石匱之壇。廟前建櫺星門三間並圍以矮牆,形成附加的外院。廟後為用牆圍成半圓形的祭壇區,中間以橫牆分為前後兩院,南院為配天殿三間,北院為舊軒轅掃地壇,均建於高台之上[21][24]

漢武帝祭祀時建有行宮萬歲宮,唐玄宗時亦建駐蹕行殿奉祗宮,宋真宗改為太寧宮,主殿為穆清殿,用於在祭祀後宴請群臣[25]

元明清時期

Thumb
清光緒七年(1881年)所刊《光緒榮和縣誌》后土祠圖,反映了清末的廟貌(秋風樓另外單獨繪製)。

元代時於廟後建秋風亭,其中藏以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所刻漢武帝《秋風辭》碑,明隆慶中亭廢,改為建於廟前的秋風樓,在此可遠眺汾河與黃河,「擁勢華煥,賦詠無數」[26],同治重建時又移於廟後。

自明萬曆末年起汾河南泛,護堤傾剝,廟址漸陷。清順治時黃河決口,祠廟被淹,僅存山門與秋風樓。康熙年間移地重建,同治初年因黃河河道東移再次遷建,至同治九年(1870年)定於現址[27]

2002年萬榮縣政府投入巨資對后土廟進行了維修。

建築

后土廟坐北朝南,南北長240.81米,東西寬105.21米,總佔地25268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兼戲台)三間、二連戲台七間、獻殿五間、香廳一間、正殿五間和秋風樓。

二連戲台前有鐘鼓樓,獻殿前有配殿東西五虎殿各三間,東五虎殿供奉五嶽大帝,西五虎殿供奉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秋風樓東側有宋真宗於大中祥符四年所作《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亦名《蕭牆碑》)碑樓。各建築中山門為元代所建,秋風樓為明代遺構,余均為晚清所建。

山門為重檐歇山頂,二連戲台、獻殿與配殿為硬山頂,香廳為卷棚頂,正殿為懸山頂。

秋風樓

秋風樓建於16米見方的磚石台基上,樓身三層,高33米,面闊進深各五間,十字歇山頂[28],台基南面開門,門內正對牆上有一小龕,上題「掃地壇」[21]

圖集

Thumb
山門兼戲台,南面
Thumb
二連戲台,南面
Thumb
獻殿前院落及東西五虎殿
Thumb
獻殿與正殿,西南面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