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令威,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1]。西漢時期遼陽鶴野(今遼寧省亮甲附近)人,原是一位州官,為政廉潔,愛民如子,兩袖清風。為官之餘,他的最大樂趣就是養鶴。傳說曾學道於靈墟山,後駕鶴升仙。丁令威成仙傳說載於六朝小說《搜神後記》。《逍遙墟經》記載,丁令威成仙后化為仙鶴。部分道教徒認為明朝道士張三丰為丁令威轉世。(太極拳中有「白鶴亮翅」的招式。)
生平事跡
據載,丁令威是遼陽鶴野人,曾是遼陽刺史。他為政廉潔,愛民如子。為官之餘,他的最大樂趣就是養鶴。丁令威任職時期,適逢洪災,人民四處逃荒,哀鴻遍野。丁令威曾多次呈書京都,希望開倉濟民,卻音訊杳無。因不忍見百姓處於危難之中,丁令威私自下令開官倉賑濟災民,這在當時屬於不赦之例,因此丁令威也就面臨殺頭了。
丁令威被綁赴法場,要求臨刑前再見見他的鶴。監斬官便差人把他家的一隻白鶴牽到法場。往常這隻鶴見着主人,總是展開翅膀翩翩起舞。可是,此時此刻,白鶴見了主人卻兩眼垂淚,不住地對空長鳴。就在這當兒,只聽半空中也傳來一聲鶴鳴,接着又有一隻白鶴凌空而下,那正是三年前飛走的一隻。兩隻鶴象久別重逢,互相吻頸……就在監斬官命令刀斧手開斬時,只見兩隻鶴展開了雙翅交叉在一起形成一板平雲,丁令威不知不覺地穩坐在了上面。剎時,法場上狂風四起,飛砂走石,天昏地暗,還沒等劊子手刀落,丁令威已乘着兩隻鶴騰空而去。白鶴馱着他飛到了太平府靈虛山去學道……
歷史影響
- 在中國的文史典故和成語故事中,丁令威的影響很大。其中,「千年華表」,「城郭人民」,「丁令威」,「遼東鶴」,「離家千年」, 甚至「有鳥有鳥」等被隨處引用。 成語「千年鶴歸」、 「開倉賑濟」、「駕鶴飛升」、「靈虛學道」、太極拳中有「白鶴亮翅」等也與丁令威有關。
- 丁令威這個人物不僅在《搜神後記》中出現,還經常出現在《太平廣記》、《新遊俠列傳》、《續金瓶梅》等等各朝各代的各類文學作品之中。
- 丁令威其人其事是中國古代許多詩人詞客喜愛的素材。
遼陽昔日八景先有「華表仙因」,後有「華表仙樁」,當年旗倉胡同有「華表柱」,今天城東邱家堡子有華表山。 蘇州有丁令威宅;當塗有靈虛山;鞍山有仙人台,來鶴亭;諸暨西岩有月台,丹井,登雲跳,丁公鶴。
有關丁令威的部分詩詞
(清)康熙帝《巡幸遼陽》最後兩句詠道:「 欲問襄平舊郛郭,千年華表鶴飛翔。」[3]
(清)乾隆帝《遼陽懷古》中詠道 :「唐宗戰壘久成空,管邴曾聞度海東。只有千年華表鶴,時看來往白雲中。」[3]
李白在《姑孰十詠,靈虛山》中詠道:「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人去。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幾歸度。」
杜甫在《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中詠道:「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卜居》:「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圭。……」
杜牧(晚唐傑出詩人)有「千年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庾信(1500年前南北朝時的文學家、詩人)寫過 「道士封君達,仙人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的詩句。
歐陽修有「歸來恰是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蘇東坡(北宋大文學家)有「古觀久已廢,白鶴歸何時?我豈丁令威,千歲復還茲」.
王安石(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的「當日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文天祥(南宋傑出愛國詩人)的 《金陵驛》:「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的《寓驛舍》中有「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陸游的《沁園春》中,亦有「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