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題

社會網絡分析圖

社會網絡

社會一詞並沒有太正式明確的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佔據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所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意。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裏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聚居的範圍,例如是: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方社會東南亞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查看更多...


典範條目

無政府主義
無政府主義(英文:Anarchism),又譯作安那其主義,是一系列政治哲學思想。其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及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英語中的無政府主義「Anarchism」源於希臘語單詞「αναρχία」,意思是沒有統治者。所以被翻譯成中文時,根據這一最基本的特徵譯成「無政府主義」,也有文獻音譯為「安那其主義」。無政府主義包含了眾多哲學體系和社會運動實踐。它的基本立場是反對包括政府在內的一切統治和權威,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係,關注個體自由平等;其政治訴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會上或經濟上的任何獨裁統治關係。對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而言,「無政府」一詞並不代表混亂無政府狀態虛無、或道德淪喪的狀態,而是一種由自由的個體自願結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獨裁主義的和諧社會。有人認為莊子是最早的無政府主義者。雖然他們都有着反對國家的共同特色,但卻在其他議題上有着不同的立場,包括是否進行武裝鬥爭、或以和平非暴力建立社會的問題上產生分歧,而在經濟的觀點上也有顯著的差異,從主張財產徹底公有化的集體主義流派,至主張私人財產和自由市場的個人主義流派,政治光譜分佈相當廣泛。


特色圖片

1850年妥協案
1850年妥協案
Credit: Peter F. Rothermel

美國參議員亨利·克萊在舊參議院發表講話,呼籲就分裂美國的問題達成妥協。其結果是1850年妥協案,一攬子五項法案,其中前兩項法案於9月9日通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法案導致南北戰爭前幾年的妥協精神崩潰,特別是在克萊和丹尼爾·韋伯斯特去世之後。


特色人物

塞繆爾·亞當斯
塞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1722年~1803年),美國革命家、政治家馬薩諸塞州人,約翰·亞當斯堂兄。生於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自由之子茶黨)的創建者之一和領導人,反對食糖條例、反對印花稅條例 、反對《唐森德稅法》,策動波士頓傾茶事件,震驚全美。他是兩屆大陸會議的代表,簽署了《獨立宣言》,參與起草邦聯憲法。1787年,反抗州政府對農民漠視的謝伊斯起義爆發後,他支持詹姆斯·鮑登嚴厲鎮壓起義。立憲會議後,他在聯邦黨與反聯邦黨人之間游移不定。他曾在1794年至1797年任馬薩諸塞州州長,1803年他在波士頓逝世。


分類

維基專題

相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相關主題

網絡資源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