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是一個自由作業系統,其內容軟件完全以GPL方式釋出。這個作業系統是GNU計劃的主要目標,名稱來自GNU's Not Unix!遞歸縮寫,因為GNU的設計類似Unix,但它不包含具著作權的Unix代碼。GNU的創始人,李察·馬菲·斯托曼,將GNU視為「達成社會目的技術方法」。

Quick Facts 開發者, 程式語言 ...
GNU
Thumb
開發者社區
程式語言各種(特別是C語言以及匯編語言
作業系統家族類Unix系統
運作狀態當前
原始碼模式自由軟件
市場取向個人計算機、流動裝置、嵌入式裝置、伺服器、大型機、超級計算機
支援平台IA-32(僅限Hurd內核)和Alpha, ARC英語Synopsys ARC, ARM, AVR32英語AVR32, Blackfin英語Blackfin, C6x, ETRAX CRIS英語ETRAX CRIS, FR-V英語FR-V, H8/300, Hexagon英語Qualcomm Hexagon, 安騰, M32R英語M32R, m68k英語m68k, META, MicroBlaze英語MicroBlaze, MIPS, MN103英語MN103, OpenRISC英語OpenRISC, PA-RISC, PowerPC, s390英語s390, S+core英語HyperScan, SuperH, SPARC, TILE64英語TILE64, Unicore32英語Unicore32, x86, Xtensa英語Xtensa(僅限Linux-libre內核)
內核類別微內核 (GNU Hurd)或整塊性核心 (Linux的分支,GNU Linux-libre)
用戶空間GNU
特許條款GNU GPLGNU LGPLGNU AGPLGNU FDLGNU FSDG英語GNU Project#GNU Free System Distribution Guidelines[1][2]
官方網站https://www.gnu.org/
Close

作為作業系統,GNU的發展仍未完成,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具有完備功能的內核尚未被開發成功。GNU的內核,稱為Hurd,是自由軟件基金會發展的重點,但是其發展尚未成熟。在實際使用上,多半使用Linux內核FreeBSD等替代方案,作為系統核心,其中主要的作業系統是Linux的發行版。Linux作業系統包涵了Linux內核與其他自由軟件計劃中的GNU組件和軟件,可以被稱為GNU/Linux(見GNU/Linux命名爭議)。

歷史

Thumb
李察·斯托曼, GNU計劃的建立者

GNU作業系統起源於GNU計劃,由李察·斯托曼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發起,希望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來取代Unix,計劃中的作業系統,名為GNU。1983年9月27日,李察·斯托曼在 net.unix-wizards 和 net.usoft新聞群組中公佈這項計劃。 [3][4]。李察·斯托曼通過使用變化單詞的各種手法來選擇名稱,包括曲目The Gnu英語The Gnu[5]00:45:30

斯托曼的目標是成立一個完全自由的作業系統,他希望電腦用戶是能夠「自由使用」的。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 大多數人都能自由學習軟件的原始碼,自由地與他人分享的軟件,可自由修改軟件的行為,自由發佈的軟件的修改後的版本。這種理念,在1985年3月出版的GNU宣言嶄露無遺。[4]

1984年1月5日,正式開始開發軟件,為了防止這些軟件將來可能被主張所有權,影響到自由軟件的發展,斯托曼辭去了在實驗室的工作。[6]。李察·斯托曼使用不相容分時系統英語In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ITS)[6](一種早期的作業系統,使用彙編語言撰寫,因其所運行的稱爲 PDP-10的電腦系統架構停止發展而變得過時)的經驗,導致了需要一種可移植系統的決定。[5]00:40:52[7]因此,會議決定,將開發新的系統,並使用 CLisp作為系統程式語言。[8] 且GNU將與UNIX相容。[9] 當時,UNIX已經是一個流行的專有作業系統。而Unix的設計是模組化的,所以它可以被逐步分塊的實現。[7]

1984年,開始發展編輯器Emacs等軟件。1985年,發表GNU宣言。1989年,發表GNU通用公眾特許條款。GNU計劃中的其他部份,如編輯器、編譯器、shell等都已經完成,獨缺作業系統核心。1990年,自由軟件基金會開始正式發展Hurd,作為GNU計劃中的作業系統。根據湯馬士·布什內爾的回憶,最早自由軟件基金會使用Trix來開發作業系統,但在1986年放棄這個計劃。在此後,他們原希望以輕量化後的4.4BSD為基礎進行開發。1987年,李察·斯托曼決定以GNU Mach微內核進行開發,認為可以藉此加速作業系統的開發,但因為一直不確定卡內基梅隆大學何時要將核心原始碼釋出,造成計劃延宕三年。他在之後承認這是個錯誤。

許多必要的軟件需要從零寫起,但已存在的第三方組件,如 TeXX Window System[4]Mach微內核等等組成了 GNU Hurd 的核心.[10] 除了上述的第三方組件外,大多數的GNU軟件是由許多志願者,在他們的空閒時間,或由公司、[11] 教育機構和非營利性組織贊助下撰寫。1985年10月,李察·斯托曼建立自由軟件基金會 (FSF)。在1980到1990年代,他們僱用軟件發展工程師去轉寫GNU必須的軟件。[12][13]

1991年,Linux出現。1993年,FreeBSD釋出。所有GNU計劃中,運行於用戶空間的軟件,都可以在Linux或FreeBSD上使用。許多開發者轉向於Linux或FreeBSD。其中,Linux成為常見的GNU計劃軟件運行平台。李察·斯托曼主張,Linux作業系統使用了許多GNU計劃軟件,應正名為GNU/Linux,但沒有得到Linux社群的一致認同,形成GNU/Linux命名爭議

由於GNU頗具知名度,有興趣的商家開始促進發展或出售GNU軟件和技術支援。其中最突出的和成功的,是Cygnus Solutions[11]現在紅帽公司的一部分。

組成

該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GNU編譯器套裝(GCC)、GNU的C函式庫(glibc)、以及GNU核心工具組(coreutils[14],另外也是GNU除錯器(GDB)、GNU二進制實用程式(binutils[15]GNU Cash shell中[10] 和GNOME桌面環境。[16] GNU開發人員已經向GNU應用程式和工具的Linux 移植 ,現在也廣泛應用在其它作業系統中使用,如BSD變體的Solaris,和OS X作出了貢獻。[17]

許多GNU程式已經被移植到其他作業系統,包括專有軟件,如Microsoft Windows[18]和OS X.[19] GNU計劃已經被證明是比他們的專有Unix更為可靠。[20] 截至2022年1月,GNU主辦的官方網站共有457個GNU軟件包(包括已停止維護的73個 )。[21]

GNU 變種

GNU項目的官方核心是GNU Hurd;然而,截至2012年,Linux核心正式以Linux-libre為名成為GNU計劃中的一部份,並刪除了所有專有組件的變種。[22]

像FreeBSD內核其他核心依然和GNU軟件合作,形成一個工作的作業系統。[23] FSF認為Linux核心,與GNU工具和實用程式使用時,應承認自己為GNU變種,並促進改成 GNU/Linux 的這類系統名稱(導致GNU/Linux命名爭議) 。[24][25][26] GNU工程已認可的Linux發行版,如gNewSenseTRISQUELParabola GNU/Linux-libre[27] 不使用Hurd作為核心的GNU的其他變種包括的Debian GNU / kFreeBSD和Debian GNU / NetBSD的,將得以對BSD的核心實現GNU的早期計劃。

商標

GNU的商標是一個牛羚頭。
原先版本是Etienne Suvasa所設計,而今比較流行的粗體版本則是Aurelio Heckert所設計。 [28] GNU商標出現在GNU的電子檔案中,也是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元素。

30周年商標是原商標的修正版本,是由自由軟件基金會創作,其目的為慶祝30周年。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