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公司(英語:BlackBerry Limited,前稱Research in Motion (RIM),意為「行動研究」),是加拿大的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在轉型前為通訊公司。由邁克·拉扎里迪斯與道格拉斯·弗萊根共同創立,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滑鐵盧市。主要產品為手提通訊裝置黑莓手機,及黑莓企業通訊系統(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其保安效能為產品的主要特點。消費者較為熟悉的黑莓手機,曾經是北美最受歡迎的智能電話,廣為行政人員愛戴。其在20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引領了手機和尋呼機行業,並在新千年之後的00年代前期繼續短暫引領了智能電話市場,但隨着iOS以及Android智能電話在00年代後期到10年代的迅速崛起,黑莓逐漸衰落[3]。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2月15日) |
黑莓公司 | |
---|---|
BlackBerry Limited | |
曾用名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號 | TSX:BB NASDAQ:BBRY |
ISIN | CA09228F1036 |
成立 | 1984年3月7日 |
創辦人 | 邁克·拉扎里迪斯 道格拉斯·弗萊根 |
代表人物 | 程守宗(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普呂姆·瓦莎(首席董事) 史提夫·卡佩里(財務長兼營運總監) |
總部 | 加拿大安大略滑鐵盧 |
標語口號 | Always On, Always Connected |
產業 | 通訊裝置(由TCL通訊生產)、保安軟件 |
產品 | 黑莓手機 黑莓企業通訊系統(BES) QNX平台及軟件 BlackBerry PlayBook |
營業額 | ▼ $13.09億美元(2017年第四季)[1] |
經營收入 | ▲ $11.81億美元(2017年第四季)[1] |
淨收入 | ▼ $7.34億美元(2017年第四季)[1] |
總資產 | ▼ $32.63億美元(2017年第四季)[1] |
資產淨值 | ▲ $25.12億美元(2017年第四季)[1] |
員工人數 | 4,044 (2017年)[2] |
市值 | 6,882,000,000 美元 (2021年) |
網站 | blackberry.com |
在智能電話業務受挫之後,該公司在新任行政總裁程守宗的領導下逐漸轉型為網絡安全公司,同時拋棄了他們自有的手機系統,在2015年推出了旗下首款Android智能電話BlackBerry Priv。2016年,黑莓放棄了其硬件業務,轉而授權中國的TCL科技製造、生產與銷售黑莓品牌的流動裝置,同時將其與移動相關的專利和資產出售給其他公司[4][5][6]。2018年,TCL發佈了最後一款黑莓品牌的智能電話BlackBerry Key2。2020年2月,TCL宣佈將於同年8月29日停止生產、設計和銷售黑莓手機[7][8]。2022年1月4日,黑莓終止對其末代自有手機系統BlackBerry 10提供支援[9][10],自此徹底退出智能電話市場。黑莓現今的主要產品包括被廣泛應用於智能汽車、呼吸機、鐵路列車、工廠自動化系統與醫療機械人等領域的嵌入式系統QNX[11]與一系列其它網絡安全產品。
手機產品
BlackBerry OS 7及之前:
黑莓7系列,黑莓9系列
BlackBerry OS 10:
Z系列:Z10,Z20,Leap(Z10+)
Q系列:Q5,Q10,Q20(Classic),Q30(Passport)
Dev Alpha開發者版:Dev Alpha A,B,C(該系列為BlackBerry官方贈送給開發者的工程機,每型號僅生產3000台,在加拿大手工打造) 保時捷系列:P'9982 ,P'9983
Android By BlackBerry 手機:
BlackBerry Priv
BlackBerry Key1
BlackBerry Key2
BlackBerry Key2 LE
BlackBerry Motion
BlackBerry DTEK50
BlackBerry DTEK60
BlackBerry Passport 安卓版(未量產)
歷史
1984年希臘裔加拿大商人的Mike Lazaridis與夥伴Doug Fregin成立RIM公司,Jim Balsillie於1992年加入[12];1995年推出Pager 900。1998年,RIM生產有電腦鍵盤的PDA;1999年首支能通話的黑莓機RIM 6230問世,有強大的電子郵件功能,支援Push Mail電郵服務。Push mail最大的好處就是高即時性,用戶像收短訊一樣收到郵件,並且使用了標準的QWERTY鍵盤。因為鍵盤上的按鈕很像草莓種子,因此命名為「黑莓手機」。RIM接下來還有6510/6750/6710等型號。美國911事件時,因網絡混亂,Blackberry能及時傳遞現場資訊,獲得美國廣大商務人士認同,在美國掀起Black berry的熱潮。2004年,RIM公司有第100萬位用戶。
黑莓的主要用家是商務人士和政要,如總統、部長級官員、國會議員等等。2005年,RIM公司有400萬用戶,當中超過20萬用戶為美國政府官員。《福布斯》雜誌在「2005年全球20大高增長品牌」評選BlackBerry的品牌的增長率36%,僅次於後來iPhone的38%。
自2007年第一款蘋果iPhone推出伊始,已有不少評論認為,iPhone會是黑莓強勁的競爭對手。因此黑莓於2008年推出了公司第一款觸屏智能電話BlackBerry Storm,支援Microsoft Exchange、IBM Lotus Domino,還有SurePress螢幕技術,也提供了Google Maps和BlackBerry Maps兩種地圖。
儘管2010年年末,黑莓在美國的用戶群達到高峰,約有21,000,000用戶[13],不少投資評論開始對RIM的競爭能力提出質疑。因而在2011年4月,黑莓正式推出BlackBerry PlayBook。但市場上對PlayBook之批評不絕於耳,迫使RIM降價促銷,造成因此需要撇帳4.85億美元[14]。
2011年夏季,由於營業增長放緩,RIM決定進行大裁員,人數約2000人[15];2012年1月22日,創辦人決定辭去CEO一職,由Thorsten Heins接任[16];同年3月29日,RIM錄得有史以來首次淨虧損,迫使RIM再進一步裁去5000名員工,並撤換多名董事[17] 。
2013年1月30日,BlackBerry推出Blackberry 10。同時宣佈公司由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改名為黑莓公司(BlackBerry Limited)。[18]
2013年2月14日,BlackBerry前聯席CEO兼創始人Jim Balsillie出售黑莓公司5.1%股份。
2013年9月23日,黑莓公司宣佈,已同意被費爾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以4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現已與費爾法克斯簽署了收購意向協定。
2013年11月4日,黑莓公司向最大股東加拿大金融控股公司Fairfax Financial賣盤的計劃破裂。黑莓宣佈撤換總裁海因斯(Thorsten Heins),由來自香港的Sybase前董事長程守宗(John Chen)暫代,擬定公司的「戰略方向」。程守宗上任後,先發公開信向用戶說明公司已放棄出售業務,並會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19] 。同時撤換多名管理人員。[20] 發展方向則專注於政府部門和商業客戶,特別是一些受監管行業,例如金融、醫療等等。一些非核心業務則外判,如由富士康設計及製造部分手機[21];或跟其他公司合作,如引入Amazon Appstore[22] 。
2016年初,黑莓宣佈放棄Blackberry 10作業系統,並承諾最後支援兩個大版本。
2016年中旬,黑莓宣佈授權印度尼西亞公司bbmtek運營旗下即時通訊軟件BBM的安卓與IOS版本。[23]
2016年12月25日,黑莓公司除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與印尼等市場外,全球範圍內將由TCL設計、製造與銷售黑莓品牌的流動裝置。[24]
2017年,黑莓總裁程守宗(John Chen)宣佈將保證旗下黑莓手機至少兩年的系統支援,並計劃於2019年12月31日關閉黑莓安全網絡服務和Blackberry World。
2018年4月1日,黑莓公司宣佈關閉旗下應用商店Blackberry World的支付服務,轉型為免費商店。
2018年11月16日黑莓公司以14億美元現金收購網絡安全公司Cylance。
2019年7月,黑莓宣佈將在2020年後繼續非義務性地支援旗下的Blackberry OS 和Blackberry 10系統的手機。
2020年2月,TCL宣佈將於2020年8月29日後不再生產、設計和銷售黑莓手機。[25]
2020年2月11日,阿聯酋電信宣佈停止與黑莓公司合作支援黑莓手機的一切服務。[26]
專利
2000年時,美國維吉尼亞科技公司(NTP)寄警告信函給RIM,聲明RIM侵害其無線電子郵件的相關專利。隔年雙方在維吉尼亞州法院進行訴訟。2002年11月,陪審團判定NTP的專利有效,並認定RIM確有侵權行為。2003年8月,法官判決RIM必須賠償5300萬美元,RIM隨即上訴。2005年3月,RIM與NTP打算以4.5億美元和解,但未成功。2006年1月,最高法院駁回RIM的上訴[27]。該年3月3日RIM同意支付6.125億美元,RIM可永久使用NTP的專利。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