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模偏振(B-mode polarization)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一種偏振信號。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偏振圖樣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旋度為零的部分(類電場部分),稱為「E模偏振」,簡稱為「E模」,不具手徵性。2002年,度角尺度干涉儀(DASI)最先發現這種偏振。另一個是散度為零、旋度不為零的部分(類磁場部分),稱為「B模偏振」,簡稱為「B模」,具有手徵性。[1]

Thumb
藝術繪圖顯示出,早期宇宙時期的光束,在傳播通過宇宙空間之時,怎樣被大質量宇宙構造所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所偏轉,形成B模。(Credit: ESA)

宇宙學家預測存在兩種B模。第一種是在大爆炸短暫片刻後的宇宙暴脹過程中生成[2][3][4];第二種在後來由引力透鏡生成[5]

研究成果

2014年3月,BICEP2科學家團隊宣佈探測到第一種B模,符合早期宇宙暴脹期間所產生的重力波,純量-張量比為 [6][7]。2015年1月30日,研究團隊承認對於資料的判讀錯誤,觀測到的信號無法排除掉銀河系輻射塵埃的影響,不足以證實這項結果就是早期宇宙的重力波所形成的B模偏振[8]

此前,南極望遠鏡已發現了第二種B模。這發現可能有助於檢驗有關宇宙起源的理論。科學家現在正在使用普朗克衛星所測得的數據做分析,希望能夠更進一步了解這些重力波。[9][10][1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