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測試(英語:Duck Test)是一種歸納推理,它可以解釋為:

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游泳像鴨子、叫聲像鴨子,那麼它可能就是隻鴨子。

Thumb
一隻外觀像鴨子、也如鴨子一樣游泳的綠頭鴨.

這個測試表明,人能夠藉由觀察未知事物的慣常行為來識別該事物。對於事物的識別,有時候會有一些較深奧的判斷、甚至有效的判斷,其實與「該事物看起來像什麼」不符;鴨子測試可以用來反駁。

起源

美國印第安納詩人詹姆斯·惠特科姆·萊利英語James Whitcomb Riley(1849年-1916年)可能是這個說法的創造者,他寫道:「當我看到一隻鳥,它走路像鴨子、游泳像鴨子、叫聲像鴨子,我就稱其為鴨子。」[1]:68[2]:7

發展與應用

政治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財務處長艾米爾·梅琪(Emil Mazey)在1946年的一次會議中用鴨子測試來指責一個人是共產主義者:「我無法證明你是共產主義者。但當我看見一隻鳥叫得像鴨子,游得像鴨子,也走得像鴨子,長着羽毛也有腳蹼,還和鴨子在一起,那我當然會判斷它是個鴨子。」[3]

鴨子測試後來因理查德·坎寧安·帕特森二世英語Richard Cunningham Patterson Jr.而在美國流行開來。帕特森是1950年冷戰時期美國駐危地馬拉大使,他使用這個說法指責危地馬拉的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政府是共產主義政府:「比如說你看到有一隻鳥走在你的農場裏。這隻鳥身上並沒有寫着「鴨子」的名牌,但它看起來像一隻鴨子。它又走進水池,像一隻鴨子一樣游泳。接着它又張開嘴巴,像鴨子一樣呱呱叫。這時你或許就能得出結論:不管這隻鴨子身上有沒有名牌,這就是一隻鴨子。」[4]:102

在1964年,美國天主教樞機理查德·庫欣英語Richard Cushing用鴨子測試來評斷當時的古巴總理菲德爾·卡斯特羅:當時他被問及稱呼卡斯特羅為一名共產主義者是否恰當。[5][6]

2000年,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在採訪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時,以鴨子測試作為理由稱江澤民為獨裁者,被其否認。[7][8][9]

俄羅斯外交部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在2015年化用鴨子測試來回應對俄羅斯的指責。當時有觀點指稱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主要軍事打擊對象並非以伊斯蘭國為主的恐怖組織,而是西方國家支持的自由敘利亞軍等組織。關於恐怖組織的定義,他說:「如果它看起來像恐怖分子,行動也像恐怖分子,言論也像恐怖分子,作戰也像恐怖分子,那就是恐怖分子,對吧?」[10]

其他

英國廣播劇作家、音樂家道格拉斯·亞當斯在他的偵探小說中對鴨子測試進行了戲仿:「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叫起來也像鴨子,那麼我們至少應該考慮下,我們手裏可能有一隻鴨科的水鳥。」[11]

學者詹姆士·摩爾英語James H. Moor圖靈測試形容為鴨子測試:「圖靈測試的場景符合奧卡姆剃刀,無法區別的對象應視作相同,僅當觀測到有差異時再進行區分。我們把圖靈測試看作一種讓測試者給被測試對象打標籤的認證過程:『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也像鴨子,我們就給它打上鴨子的標籤。』」[12]:15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里氏替換原則是一個關於類型抽象的原則。在闡釋該原則重要性時用到了一個基於鴨子測試的衍生說法:「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叫起來也像鴨子,但是它需要電池才能工作,那麼你的抽象大概是做錯了。」[1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