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的根拿丟Gennadius of MassiliaGennadius of Marseille,亦作 Gennadius Scholasticus,卒於約496年),5世紀教會司鐸歷史學家。其代表作 De Viris Illustribus(意即「名人傳」,"Of Illustrious Lives"),記載了超過九十位當時基督教人物的生平,是耶柔米同名作品的續篇。

生平

根拿丟是馬西拉(Massilia,即今馬賽)的司鐸,與教宗哲拉修一世同時代。在《名人傳》的最後一篇傳記中,他寫道:

「我,根拿丟,馬西拉的長老,寫了反對異端八卷,反對聶斯脫里五卷,反對歐廸奇十卷,反對伯拉糾三卷,論約翰啟示錄千禧年一篇,書信一封達羅馬城的主教哲拉修論信德。」

傑拉一世於492年至496年間在位,因此根拿丟肯定生活在第5世紀末期。

著作

根拿丟精通希臘語,對東西方教會不論正統或異端的著作都很了解。他勤於文獻的整理,亦長於考據。

《名人傳》

《名人傳》(De Viris Illustribus)公認的版本大約完成於495年,包括了392年至495年間的愈九十位教會人物的簡短介紹。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獻,其中對許多教會著述家的記載是關於他們的唯一史料。

這部著作是耶柔米同名作品的續篇,耶柔米在其著作中為一百三十五位基督教人物作了簡短的傳記,並介紹了他們的主要著作;它是第一部教父學著作,也是第一本基督教傳記辭典。這本書因為其巨大的參考價值而在教會中普及,並使後人得以同樣的體例續補此書:其中有耶柔米的弟子 Paterius 所作的續書,以及沙弗尼(Sophronius)希臘語譯本。在這些續貂之作中,以根拿丟的續篇最為流行,當時普遍都認為這是耶柔米著作的第二部分,並且總是同他的作品一併抄寫(後來印刷)。根拿丟所撰寫的部分大約包括一百個人物,寫作體例也與耶柔米接近。

不同的版本的 De Viris Illustribus 在章節編號時並不一致:在 Bernoulli 所編輯版本中,編號從 i 到 xcvii,其中還有諸如 xciib 的編號,等等;原始的編碼則是從 cxxxvi 至 ccxxxii。傳記編排的先後部分地按照年代的順序,但其中也常有例外。

根拿丟在書中曾記載 Coelesyria 的刁多祿(Theodore of Coelesyria 或 Theodulus)「卒於三年前,齊諾在位期間」(一個版本),因此 Czapla 認為根拿丟的寫作時間約在491年至494年之間。

現存的文本顯示此書反覆修訂,曾經有他人對此進行增補修改而對未加以說明,此一做法中世紀很常見。包括 Richardson 和 Czapla 等在內的學者認為第 xxx 章(耶路撒冷主教約翰),第 lxxxvii 章(Victorinus),第 xciii 章(Caerealis of Africa)以及最後部分(第 xcv-ci 章)都不是原作。其他部分亦存疑。

其他著作

據根拿丟自述,其著作頗豐,然而其中許多現已不存:

  • Adversus omnes hæreses libri viii.,《反對一切異端》八卷
  • 五卷反對聶斯脫里
  • 十卷反對歐廸奇
  • 三卷反對伯拉糾
  • Tractatus de millenio et de apocalypsi beati Johannis,論約翰啟示錄千禧年一篇
  • Epistola de fide,書信,論信德,達與教宗聖傑拉一世
  • 彭迪谷(Evagrius Ponticus)與 Timotheus Aelurus 著作的拉丁譯本,已散佚。

De Ecclesiasticis Dogmatibus

De Ecclesiasticis Dogmatibus(《論教會教義》)曾被認為是希波主教奧古斯丁的作品,現在一般公認其作者是根拿丟。長期以來,這部作品被結集在奧古斯丁的著作中。一些學者(Caspari, Bardenhewer, Czapla)認為這可能是根拿丟的八卷《反對一切異端》殘片。在作品的最後部分,作者駁斥異端觀點,且正面立論。

版本

De Viris Illustribus 由 J. Andreas (Rome, 1468) 編輯出版,J. A. Fabricius 輯入 Bibliotheca ecclesiastica (Hamburg, 1718),另刊於 E. C. Richardson 的 Texte und 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altchristlichen Literatur, xiv. (Leipzig, 1896)。亦見於耶柔米眾多版本的著作中。

有 Richardson 的英譯本,收入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英語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2nd ser., iii. 385-402。

本篤會編輯的奧古斯丁著作版本裏,Liber de Ecclesiasticis Dogmatibus 列為附錄。

觀點與態度

De Viris Illustribus 中有很多跡象表明作者系半伯拉糾主義者。書中對諸如 Fastidius(lvi)、若望伽先(Johannes Cassianus, lxi)和聖福斯督(Faustus of Riez, lxxxv)這樣的半伯拉糾主義者持正面褒揚的態度;而申斥伯拉糾本人(xlii)和伯拉糾主義者埃克拉農的朱理安(Julian of Eclanum, xlv)為異端;對大公教會的奧古斯丁(xxxviii)和聖波羅斯貝亞奎且(lxxxiv)的評價則有失公允;甚至聖猶利一世亦被指為異端(i)。

De eccles. dogmatibus 書中亦常見半伯拉糾主義的傾向,或隱或顯(諸如作者小心翼翼地迴避原罪,堅持自由意志並否定預定,認為恩典僅居於次要輔助的地位,等等)。

根拿丟認為(類似後世一些教會作家,如托馬斯·阿奎納)所有的人,包括基督再來時仍然在世的人,都會死亡。這一說法雖然源自廣為流傳的教父傳統,但他承認同樣大公博學的教父亦否定之。

就人非物質部分的靈魂創造說靈魂遺傳說之間爭議,根拿丟同意創造說。他不認為人的精神是肉體和靈魂以外的第三者,而只是靈魂的另一種稱謂。

De Eccelsiasticis Dogmatibus 一書中,他認為除非異端施洗時拒絕奉父子靈之名,否則受異端洗禮者無須予以重洗。除了犯大罪而未獲寬恕的人,他鼓勵其他人每周都領聖體。而犯大罪者應當公開悔罪。他不否認私下補贖的充分性;但諸如更衣等外在的表明也是合宜的。他對每日都領聖體者既不褒揚也不譴責。惡系撒但所創造。雖然獨身比結婚更好,但對婚姻的譴責則是摩尼教所為。再婚的信徒不得按立。教會當以殉道者的名字命名,殉道者的遺物當受敬禮。除受過洗禮的以外無人能得到永生;即使望教者,除非他們殉教,亦不能夠。信徒無論何時都可以悔改,即使是在彌留之際。只有造物主知道我們內心隱秘的想法,撒但只是從我們的行為和表象才知道。惡人以神的名也能行神跡,人無須這些神跡亦可成聖。堅決地肯定人的自由意志,但良善的開端則歸於上帝的恩典。他肯定人的自由意志,但指出一切善行的開端來自神的恩典,他論述所使用語言既不接近奧古斯丁,也不與伯拉糾主義相仿。

參考文獻

  • Schaff-Herzog 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 1914.
  • Catholic Encyclopedia, 1913
  • Henry Wace, A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Biography and Literature to the End of the Sixth Century A.D., with a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Sects and Heresie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