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手語香港聾人手語。它起源於中國手語的南方方言,但現在是一種獨立的、相互費解的語言[3]

Quick Facts 香港手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
香港手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香港
母語使用人數
3,900 (2014年)[1]
語系
中國手語
  • 上海手語
    • 香港手語
語言代碼
ISO 639-3hks
Glottologhong1241[2]
ELPHong Kong Sign Language
Close

簡史

香港手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左右。當時,一群約20名聾人從上海和南京來到香港,開始教導當地的聾人社區,以促進社會凝聚力和規範他們的手語。

中國手語是最初的教學媒介,導致中國手語在當地聾人群體中流通,聾人通過在生活中遇到的新觀念、新概念或新事物中發展自己的手語來適應語言。這進一步發展了香港手語的詞彙和複雜之處,使其獨立於中國手語之外。

多年來,香港手語在很少受到外界影響的情況下繼續發展,因為來自香港的國際旅行和其他聾人社區之間的互動並不總是可行的。

近幾十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出國旅遊的香港聾人越來越多,借用香港手語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如美國手語字母表就是這樣被借用和採用的(經過一些改編),還有許多其他的符號[4]

自然手語與中文手語的比較

現在愈來愈多香港人有興趣學習手語,由於香港流通的手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中文手語,另一種是自然手語。身為手語導師朱芷茵接受訪問時指出,中文手語多數是用於與其他來自以中文為母語的地區的聾人交流,但未必所有聾人都有一定的語文水平,以中文手語交流難免有一定的障礙,她建議有興趣學習手語的香港人,以自然手語為學習對象,更易促進健聽人士與聾人的溝通[5]

香港手語復興運動

目前香港手語正在受嚴峻的威脅。根據香港統計處出版的2014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數據指出[6],155,000人有不同程度的聽覺困難,其中4,300人已全聾。直到2011年,有網站將香港手語列入瀕危語言,當時數字表示僅剩9,000個使用者,最新數據更指只剩餘3,900人。有慈善機構「龍耳」推廣「兩文四語」,兩文為中文英文,四語為粵語英語普通話和香港手語,也促請香港政府增撥資源支持手語教育。此外,培訓了10位以手語作為母語的聾人,擔任手語導師,並提供手語班,不但為聽覺有困難人士提供無障礙的社會,也藉此希望挽救香港手語的瀕危語言[7]

香港手語研究及推廣

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獲政府資助,成功研發香港首本「手語字典」─「香港手語瀏覽器」,更是全亞洲首個全面記錄各種手語變體的資料庫[8]。瀏覽器內含逾1,100個日常香港手語詞彙,並設有手語短片供公眾學習[9]。該中心希望籍此推廣香港式聾人手語,消除香港大眾對手語的誤解,以促進香港社會「聾健共融」[10]

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香港復康聯會勞工及福利局康復諮詢委員會於2015年共同設立《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列載在香港可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的人士。手語翻譯員只要在申請日起計,過去兩年內提供不少於200小時的手語翻譯服務,並持有由受僱機構簽發的證明文件,便可把個人資料加入此名單中,與註冊的翻譯員看齊,為聾人提供翻譯服務。聾人機構「龍耳」創辦人邵日贊希望政府增撥資源,培訓更多手語翻譯員及發展視像翻譯服務[11][12]

現時列載《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的手語翻譯員包括︰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