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亞歷克斯是1955年颶風愛麗絲過後首場在一月形成的大西洋颶風,源自2016年1月7日巴哈馬附近的低氣壓,此時尚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系統起初向東北移動,於1月8日經過百慕達後轉向東南並逐漸增強。1月10日,氣旋風速一度達到颶風強度,然後小幅減弱並蜿蜒向東行進,後又改朝東北飄移。隨着時間的推移,系統逐漸發展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於1月12日在亞速爾群島以南較遠處海域轉變成亞熱帶氣旋,成為2006年熱帶風暴澤塔過後北大西洋第一個在一月成型的熱帶或亞熱帶氣旋。風暴轉向東北偏北並繼續朝熱帶天氣系統發展,於1月14日完成轉變,並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中心最低氣壓981毫巴百帕,28.9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按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屬一級颶風。1月15日,亞歷克斯弱化成強熱帶風暴並登陸特塞拉島,而且此時已開始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離開亞速爾群島朝海上進發數小時後就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於1月17日同拉布拉多海上空的另一個氣旋融合。

Quick Facts 形成, 消散 ...
颶風亞歷克斯
一級颶風(美國
Thumb
1月14日,正處最高強度的颶風亞歷克斯位於亞速爾群島南面
形成2016年1月12日年 (2016年1月12日)
消散2016年1月17日年 (2016年1月17日)
1月15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85英里/小時(14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81毫巴百帕);28.97英寸汞柱
死亡間接造成一人喪生
損失很小
影響地區
201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Close

受亞歷克斯的前身影響,百慕達1月7日至9日天氣惡劣。面對颶風逼近,氣象機構向亞速爾群島發佈颶風和熱帶風暴警告,當地學校及商鋪、企業暫時關閉。亞速爾群島降下暴雨並有強烈陣風,但建築受到的損傷程度很輕,另有一人因天氣惡劣無法及時就醫死於心臟病發

背景及紀錄

根據氣象機構現有定義,每年的大西洋颶風季都是從6月1日開始,11月30日結束,絕大多數北大西洋熱帶氣旋都是這段時間形成[1]。不在颶風季內形成的熱帶氣旋統稱淡季熱帶氣旋,大部分是在5月或12月成型[2]。1月極少形成熱帶氣旋,除亞歷克斯外,1851年開始有可靠紀錄至今也只出現過五次,分別是1938年一場未命名的颶風,1951年一場未命名的熱帶風暴,1954年12月形成並一直持續到次年1月的颶風愛麗絲,1978年一場亞熱帶風暴,以及2005年12月形成並持續到次年1月的熱帶風暴澤塔[3]。由於愛麗絲是在12月形成,因此亞歷克斯就成為1938年那場未命名颶風過去至今唯一在1月成型的大西洋颶風[3][4]

亞歷克斯以強熱帶風暴強度登陸特塞拉島,是1955年颶風愛麗絲(登陸聖馬丁島薩巴)後第一個登陸過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5]。與大部分熱帶氣旋相比,亞歷克斯的形成位置也很罕見,是有確切紀錄以來第二個在北緯30度以北、西經30度以東形成的大西洋颶風[6]。此外,亞歷克斯還是2012年颶風戈登過後首場影響亞速爾群島的颶風。該群島周邊370公里海域往年只在8至9月會有熱帶氣旋經過,亞歷克斯是至今僅有的例外。[7][8]

亞歷克斯發展成型之際,中太平洋形成颶風帕里。這是有紀錄以來大西洋和太平洋首次一起在1月發展出熱帶氣旋。[3]

發展歷程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2016年1月初,西加勒比地區存在大規模滯留鋒,並於6日在古巴西北邊境上空催生出低氣壓[9][10]。次日,低氣壓朝東北方向的副熱帶高速氣流移動,並與短波槽相互影響,在巴哈馬東北方向的下層大氣中形成旋轉擾動氣流[9][11]。這股氣流繼續北大逼近百慕達,但因包括風切變強、海面溫度低在內的不利因素影響而無法朝熱帶天氣系統轉變[12][11]。系統的烈風強度風場很大,最大持續風速在每小時95至100公里範圍[12]。1月8日,系統在百慕達以北約120公里洋面經過,島上因此遭遇狂風暴雨[13]。次日,系統受此時非常罕見的氣流格局阻擋無法繼續向東北移動,因此轉向東南偏東,進入外界環境更有利於發展亞熱帶氣旋的海域[9][14]。1月10日,系統核心下方的地面氣壓降至979 毫巴百帕,28.91英寸汞柱),周圍環繞的風力達到颶風強度[9],與此同時上層大氣中出現的暖芯表明氣旋結構更趨對稱[15],只是中心附近的對流依舊稀疏[16]。受中大西洋上空的中緯度低壓槽影響,氣旋同高速氣流分離後大幅轉向東南偏南[9][3],進入水溫比常年一月平均值高1.5°C(2.7°F)左右的海域[9][17]

1月11至12日,系統結構朝亞熱帶氣旋轉變,邊緣的同核心分離[9],核心變得更對稱[15]並與上層低氣壓共存而且位置基本重疊[注 1],環流頂部發展出的對流層雖然很薄,但對流已經足夠強勁[9][注 2]。這些因素都表明氣旋到世界協調時1月12日下午18點時已完成向亞熱帶氣旋的轉變,風暴此時位於加那利群島西南偏西約1850公里洋面,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用「亞歷克斯」(Alex)為其命名[9]。受此前令氣旋朝南轉向的低壓槽影響,風暴接下來一天先向東北偏東前進,後轉至東北偏北[9][21]

風暴螺旋帶中很快出現類風眼結構,表明亞歷克斯還在增強[9][22]。1月14日,氣旋內呈現出寬25公里的類風眼結構,周圍雲層基本對稱,雲頂溫度低至−60°C(−75°F[4][23]。接下來系統開始同上方的上層低氣壓分離,進入風切變較弱的海域,進而令暖芯溫度進一步升高,並發展出上層外流,兩者均為熱帶天氣系統的常見特徵[9][23]。雖然行經海域水溫只到22°C(72°F)左右[注 3],但風暴還在繼續強化,到UTC1月14日早上六點已完全轉變成熱帶氣旋[9]。這主要是因為亞歷克斯所在海域的對流層上層氣溫比赤道附近海域低,令大氣環境變得更不穩定[4][9]德沃夏克衛星估算結果表明,風暴轉變後已達颶風強度。不久,亞歷克斯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中心最低氣壓981毫巴(百帕,28.9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按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屬一級颶風。[9]

1月14至15日,氣旋在北上逼近亞速爾群島期間因水溫降低、風切變增多開始減弱[27][28]。類風眼結構周圍的對流消退,表明亞歷克斯已開始轉變回溫帶氣旋[28]。氣旋結構因風切變影響漸趨混亂[29],減弱成熱帶風暴後,亞歷克斯於UTC15日下午13:15登陸特塞拉島[9]。不到五小時後,風暴已完全轉變成溫帶氣旋,環流變得細長,最大風速半徑擴大,邊緣再度同鋒關聯[9],並且整體結構在鋒的影響下更像「逗號形狀」[30]。轉向北上朝格陵蘭進發期間,系統略有增強,氣壓降至978毫巴(百帕,28.88英寸汞柱)。氣旋同格凌蘭東南沿海的多山地形相互影響,島上風力普遍達到颶風強度。UTC1月17日早上6點左右,亞歷克斯的殘留被北大西洋上空更大規模的溫帶低氣壓系統引收。[9]

防災措施和影響

百慕達

受亞歷克斯的前身影響,百慕達1月7日至9日天氣惡劣,百慕達國際機場前後三天共降雨34毫米[31]。1月8日,時速97公里的陣風導致樹木倒塌,753戶居民家中停電,航空運輸也受到影響。高達六米的巨浪觸發小型船隻警告,各島輪渡暫停。[13][32][33]

亞速爾群島

Thumb
亞歷克斯在聖米格爾島產生強烈的拍岸浪

1月14日亞歷克斯成為颶風後,亞速爾群島氣象局向法亞爾島皮庫島聖若熱島格拉西奧薩島和特塞拉島發佈颶風警告,同時向聖米格爾島聖瑪麗亞島發佈熱帶風暴警告[34]。群島中部和東部島嶼收到紅色警報,這也是當地最高級別的天氣警報[35]。面對狂風暴雨威脅,居民堆疊沙袋防止房屋進水,並在門窗外加裝擋風板。風暴期間,政府官員將學校及行政辦公樓封閉。[7]薩塔亞速爾航空取消1月15日早上的33架次國內和國際航班,滯留旅客超過700人[36][37]。1月15日風暴過境後,颶風和熱帶風暴警告中止生效[38]

1月15日經過亞速爾群島期間,亞歷克斯令多個島降下暴雨並伴有強烈陣風[7]。聖米格爾島拉古阿降水總量103毫米[39],特塞拉島的英雄港也有94毫米[40]。聖瑪麗亞島的陣風風速超過每小時80公里,整個群島以聖米格爾島蓬塔德爾加達所測陣風時速最高,達到92公里[8][10]。狂風颳倒樹木,導致部分房屋屋頂受損,另有局部停電。風暴引發輕度洪災,[7][41]蓬塔德爾加達六戶民宅受損,另有一戶人家的屋頂被毀[42]。群島中部島嶼發生多處山泥傾瀉,但造成的損失很小[35]。整體而言,亞歷克斯的破壞程度不及預期[7],這可能是因為當時風暴已開始轉變成溫帶氣旋,最強風力遠離氣旋中心[9]。此外,因風暴產生的湍流導致急救直升機無法及時起飛,當地一人死於心臟病發[43][44]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