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是中國近代作家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

發表

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最初分章刊登於北京《晨報副刊》,署名「巴人」。《阿Q正傳》第一章發表於1921年12月4日《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欄,開頭諷刺考證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寫法。但魯迅「實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1],並希望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2]。第二章起移載「新文藝」欄,直至1922年2月12日登畢,以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主題

《阿Q正傳》寫出辛亥革命並未給農村帶來真正的改革,並透過農村中貧苦僱農阿Q的藝術形象,影射出人性的劣根,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誇大狂與自尊癖等。

人物

  • 阿Q——小說主角,社會中的小人物,非常貧窮,文化水準低,沒有教養,但自尊心很重。每次遭遇到不幸的事,都會找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為自己安慰。小說中寫明「Q」為「Quei」(拼音:guì;注音:ㄍㄨㄟˋ)之縮寫,不過如今大多數人已經習慣按英語字母Q的發音來唸。
  • 趙太爺——鄉紳,阿Q的「米飯班主」,對阿Q甚為苛刻。
  • 吳媽——趙太爺家女工,阿Q曾對她出言不遜。
  • 小D——亦為底層人物,幫傭為生,曾與阿Q打架。D為Don之縮寫,魯迅表示小D應讀做「小同」,並認為他「長大後也是另一個阿Q」。[3]
Thumb
土谷祠,魯迅筆下的阿Q經常出現的地方

評論

阿Q這一形象有其複雜的性格,但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複雜。在欺壓時期用精神勝利法來使自己獲得感情上的平衡,精神沒有執着的追求;相反,玩世不恭的態度反映了流氓無產者的信念喪失[4]。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當年編者曾放在「開心話」專欄內,其實飽含着沉痛、哀傷,有心人讀來並不認為開心。

1937年3月,毛澤東延安和美國作家史沫特萊說起《阿Q正傳》,評價到中國國內有一部分人是帶着阿Q精神,在任何時候都認為自己是勝利的,別人則是失敗的。並在1955年10月,七屆六中全會上談不要當「假洋鬼子」,不准別人從事革命[5]

任繼愈認為研究評論《阿Q正傳》的文章很多,也有寫得相當好的,他們從文學方面着眼的多,抓住中國農民的本質來深入剖析的文章卻是少見。許多人看不到這一點,嘲笑阿Q的某些缺點、毛病,其實這些毛病人人都有,是中華傳統文化長期帶來的胎記。錢理群認為魯迅直到臨死前,還為「《阿Q正傳》的本意……能了解者不多」而感到「隔膜」,其主要方面就是魯迅對「阿Q似的革命」的思考不為人們所了解。魯迅的感慨「《阿Q正傳》的本意,我留心各種評論,覺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銀幕以後,大約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頗亦無聊,不如不作也。」[1]

魯迅曾說過,阿Q的身上也有革命的意識,[6]但研究者對此探討不多。汪暉指出「阿Q有幾次要覺醒的意思。這裏說的覺醒不是成為革命者的覺醒,而是對於自己的處境的本能的貼近。……阿Q的革命動力隱伏在他的本能和潛意識裏。」[7]

地位

該小說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法國文豪羅曼·羅蘭認為「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8]此外也影響着中國其他的文學家及其著作,比如老舍先生的《貓城記》中描寫看客的冷漠。[9]

文化影響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