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納石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橋(意大利語:Ponte in pietra, 土耳其語:Taşköprü),歷史上使用的名稱包括薩羅斯橋、查士丁尼橋、瓦利德橋[1],是土耳其阿達納一座橫跨塞伊漢河的羅馬橋樑。這座橋可能建於公元二世紀上半葉。這座橋是從地中海到安納托利亞和波斯的古代貿易路線中的關鍵一環。在2007年關閉之前,它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向機動車輛開放的橋樑之一。自2007年起,該橋禁止機動車通行,改為步行橋。現在在此舉辦社會和文化活動。
歷史
赫梯國王哈圖西里一世(約前1650年—約前1620年在位)在前往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途中,在阿達納修建了一座橋,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是阿達納橫跨塞伊漢河(當時稱為薩魯河)的第一座橋。[1]
1852-1853年,維克多·朗格洛伊斯(Victor Langlois)訪問阿達納,他認為現在的大橋是由皇帝哈德良(117年至138年在位)修建的,他從公元120年至135年穿越安納托利亞,在許多地方修建建築。朗格洛伊斯報告說,直到他來訪的二十年前,這座橋上一直刻有哈德良的名字[2]。
有人認為,這座橋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晚期的一位名叫奧克森提烏斯(Auxentius)的羅馬建築師,他於公元384年在羅馬也建造了一座橋。其依據是一段希臘文銘文,刻在原來阿達納希臘教堂的祭壇上,現在被阿達納考古博物館收藏。12行銘文寫在一塊高122厘米、寬93厘米、厚12厘米的石板上。然而,一份完整的閱讀資料似乎將這段銘文與一條為水車供水的渡槽聯繫起來,而不是與橋樑的建造聯繫起來。[3]。
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的《查士丁尼的建築》寫於公元557年左右,其中記載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下令重建大橋。
建築
該橋主要使用石灰華、大理石建造,東段帶有許多原始建築的標誌。這座橋目前的長度為310米[1],共有21個拱。橋面由鵝卵石鋪設,寬度為11.4米[1],包括行人路。橋上的雕塑裝飾包括第11座拱門北側的獅子浮雕,以及各種星形和新月形藝術品。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