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供各種無軌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基礎設施;按其使用特點分為市政道路公路、鄉村道路等,古代中國還有驛道

Thumb
清末北京的一條馬路,法軍拍攝(1900年-01年)。
Thumb
英國威爾斯斯旺西A40公路
Thumb
瑞士阿爾卑斯山中通過聖哥達山口道路的髮夾彎道
Thumb
80號州際公路起自加利福尼亞州,終至新澤西州,為美國州際公路系統當中里程第2長的公路

從距離上說,連結兩地的最理想方式是直線。但在實際情況中不得不考慮到道路的路徑、道路網等級、以及實際地勢地貌,城市原有佈局的影響。此外,道路的設計主要要考慮到道路的寬度、場地、路線、最大交通量和行駛速度以及適當的轉彎半徑。道路還要把交通引導到隧道橋樑(在交通工程設計時,隧道和橋樑等構造物的位置優於道路局部路線位置,所以要使道路路線遷就橋涵隧道位置)。在寬度和深度(此處指道路基礎的高度或者深度)同樣要符合預計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工具重量的要求。

總論

廣義上的道路,不僅僅是口語中的供車輛行駛的馬路,還包括行人道、各種小徑和廣場。它包括:

  • 道路主體
    • 地基土:天然土石。道路主體建立在這些自然土壤或岩石之上。
    • 下部構造:人工製造的路基主體,位於地基土與上部構造之間。
    • 上層構造:有一個或多個片層狀結構組成,包括承載層和與交通主體直接作用的面層。
    • 岩土工程構造物:包括路堤路塹邊溝邊坡護坡等。
    • 其他建築物:例如檢查站、排水系統擋土牆橋樑隧道、防噪聲設施等。
    • 面層:直接與交通主體和大氣接觸,直接承受交通荷載的最外面的層狀構造物。帶有道路標識線、指示牌、警告牌等。
    • 帶有加固面層功能的路肩和基底護角、護坡台階等。
  • 道路主體之上的空間
  • 其他附屬設施(交通標誌、交通設備和其他為保障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交通順暢以及保護道路沿線居民的特殊設施,例如護欄和植被等)

嚴格來說,道路包括了道路附近所有開放的公共區域。機動車自行車以及行人都是在道路上「行駛」的主體。

道路在橫斷面上的組成部分

Thumb
路緣石和下水道

道路在橫斷面上的組成安排,必須保障交通安全,防止對道路功能的影響甚至破壞,並且必須考慮到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城市建築等方面的影響。

按照道路功能要求,其橫斷面上的組成安排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行車路2:分割為行車帶和路緣帶
  • 分隔帶:包括中央分隔帶和外側分隔帶
  • 路肩:供車輛發生故障或其他緊急事故需要停下時使用
  • 安全島:分隔雙向車道或快慢車道,亦可供行人暫避車輛
  • 路緣石:通常為長條形磚(通常高出路面約20厘米),將行車道與行人道或綠化帶分開
  • 行人道:可以讓行人通行,與行車路2分開

建築材料

道路的面層常用材料有瀝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鋪石以及其他非固定材料,例如碎石、工業廢渣等。

歷史

現代一般行車路又稱為「馬路」,因古時的行車路是讓馬車行走的。馬路亦被視為是「馬卡丹路」的簡稱。約翰·馬卡丹John McAdam,1756年-1836年)是蘇格蘭裔的道路工程師。工業革命時期發明了新的道路建造法(Macadam),在路面鋪上多層物料,並把路面設計成讓雨水流到路的兩旁。這樣,行車路便更耐用持久,滿足了工業發展所導致的陸路運輸需求。[1]

從最初起人類就有很多種理由修建和發展道路。例如從住宿地到附近的其他地方、作為季節性遷徙的路線、用於朝聖或者用於商業貿易等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道路,就是從這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不同用途的古代道路發展來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交通工具的產生和發展,交通量也隨之發展起來。雖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種修築和拓寬道路的理由,例如去上學、工作或者是去和鄰居閒談,但是修築道路最最活躍的動力卻是出於國家政治和軍事的考慮。第一輛軍用汽車(戰車)出現於公元前2500年。從那時起,無論是出於進攻還是防守的目的,道路都成為了一種十分重要的戰略設施。歷代統治者都要為了修築和保養道路花費大量金錢。幾乎所有的道路都無計劃的出現在赤裸的土地上。必然的,乾燥時灰塵漫天,而雨後又泥濘不堪。

從希臘帝國和羅馬帝國時起就出現了有規劃的城市道路。儘管如此,羅馬帝國修築道路更主要的還是處於軍事目的,以使他們的軍隊能夠儘可能快的開到遼闊帝國的邊界。

Thumb
大嵙崁溪板古道(桃園市大溪區福仁里)

在中國,道路起源甚早。成於西周的《詩經·小雅》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說春秋末城市規劃中又有南北道路9條東西道路9條;又說「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即南北道路寬九車,環城道路寬七車,郊區道路寬五車,可見在春秋末已有環城道路。

近代史上,英國工程師約翰·麥克亞當(John McAdam)長期從事於道路施工。1815年他在英國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首次建造了現代公路。這條路的路面高於周圍土地,以使雨水能夠儘快排走。他用碎石修築路堤,在上面鋪設更小的碎石並用爐渣固定。當時這種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棒的設計很快在其他國家推廣開,並用他的名字麥克亞當(McAdam)將這種道路命名為碎石道路Makadam)。

在中歐地區,在大約1850年才用現代公路取代了老式道路。1902年,一條碎石路面被鋪上柏油,看起來已經很接近現代公路。

道路通行方向

Thumb
澳大利亞大洋路上的路標提醒外國駕駛員靠左行駛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為車輛靠道路左側行駛和靠道路右側行駛兩類。34%的國家靠左行駛,66%的國家靠右行駛。如果按道路里程計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駛的,72%靠右行駛。[2]

道路分級

道路的品質一般可以用國際糙度指標(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IRI)進行評估,它用來測量道路的平坦度。然而在實用上,各國常以道路的管理或使用等級來區分。

臺灣

均有編號
大多無編號
Thumb
台灣屏東縣的一條道路

中國大陸

依道路行政等級分類

  • 國家公路,簡稱國道
  • 省公路,簡稱省道
  • 縣公路,簡稱縣道
  • 鄉公路,簡稱鄉道
  • 專用公路

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類

城市道路按地位、功能分類

香港

香港的道路依其流量、長度和重要性分為下列各級(由大至小):

道路相關術語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