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組態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簡稱:SCM),又稱軟件形態管理、或軟件建構管理,簡稱軟件形管。界定軟件的組成項目,對每個項目變更進行管控(版本控制),並維護不同項目之間的版本關聯,以使軟件在開發過程中任一時間的內容都可以被追溯,包括某幾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數個組合,例如某一次交付給客戶的軟件內容。

SCM的簡稱已經擴展為「原始碼組態管理」(sourc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以及「軟件修改及組態管理」 (software change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1]。不過,「組態」一詞一般還是會指系統管理員才能進行的變更。

目的

SCM的目標一般包括以下幾項:

  • 組態識別:識別組態、組態項目基準
  • 組態控管:匯入變更控管流程。該流程通常由變更控制委員會來執行,其主要的職責是核准或拒絕有悖任何基準的所有變更請求。
  • 組態狀態報告:記錄和呈報與開發過程狀態相關的所有必要資訊。
  • 組態稽核:確保這些組態包含所有預期內容,且備有完整的規定檔案(包括要求、結構規範和用戶手冊)。
  • 建構管理:管理用於建構的流程和工具。
  • 流程管理:確保遵循企業組織的開發流程。
  • 環境管理:管理承載系統的軟硬件。
  • 團隊合作:促進流程中團隊彼此間的互動。
  • 缺陷追蹤:確保可溯及每個缺陷的源頭。

隨着雲端運算的引進,SCM工具的用途有時已互相整合。SCM工具本身轉變為虛擬設施,可以在虛擬機上執行並儲存狀態和版本。這些工具能管理並為雲端虛擬資源(包括虛擬裝置、儲存裝置和軟件套件)建立模型。如今,因為現在已經可以動態的啟用虛擬伺服器和相關資源,SCM管理人員的角色和職責已經與開發人員合併[2]

歷史

軟件組態管理(SCM)在運算領域的應用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當時,原先用於硬件開發和生產控制的CM(組態管理)概念,轉而應用於軟件開發。早期的軟件都有實體,如打孔卡打孔帶磁帶和其他媒介。第一個軟件組態管理需經由人為操作。隨着程式語言及其複雜性不斷進展,涉及組態管理和其他方法的軟件工程由於時程、預算和質素等因素而成為主要隱憂。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為軟件開發流程和工具提供定義並奠定基礎。而這些工具最終成為管理軟件變更的系統[3]。業界普遍的做法,即是採用開放或專有方式(如修訂控制系統)來作為解決方案。隨着電腦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可處理大型任務範疇的系統也因應而生,包括需求管理、設計替代方案、質素控管等。隨後,工具均遵循企業組織的守則,如軟件工程學院英語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建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