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震(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字百里,號澹寧以字行浙江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2]:471。中華民國時期軍事理論家[2]:471。軍事教育家,陸軍上將(追贈),著有《國防論》。

Quick Facts 蔣方震(蔣百里), 出生 ...
蔣方震(蔣百里)
Thumb
出生1882年10月13日[1]
 大清浙江省杭州府海寧硤石鎮
逝世1938年11月4日(1938歲—11—04)(56歲)
 中華民國廣西省宜山縣
配偶查品珍
佐藤屋登(蔣佐梅
親屬女兒:
代表作
  • 歐洲文藝復興史》(1921年)
    國防論》(1937年)
Close

生平

Thumb
晚年的蔣百里

蔣百里啟蒙於鄉間私塾,接受制義教育。1898年,通過科舉鄉試成秀才。1899年,入浙江求是書院,學「實學」,與錢均夫厲綏之為同窗。

1901年,蔣百里入讀清華學校,繼而肄業於成城學校。因獲地方官員賞識,受其援助赴日本,先後入成城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五期學習。[2]:471期間組織浙籍留日學生成立同鄉會,編印刊物《浙江潮》,任首屆主編。亦多次參加留日學生的學生運動。

1906年蔣百里回國,在趙爾巽幕府東三省督練公所總參議,但為張作霖等舊軍人物排擠。同年去德國實習軍事[2]:471

1910年再回國,得日本士官學校同學良弼提拔,就任禁軍管帶,後轉趙爾巽幕。1911年任東三省督練公所總參議。[2]:471武昌起義後,同省同屆士官同學蔣尊簋任浙督,蔣百里受其邀,任浙江都督府總參議[2]:471。其後拜門師廕昌薦蔣百里於袁世凱。1912年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2]:471由於經費受陸軍部制肘,自感失信於師生,曾因此自殺未遂,輿論嘩然。

1913年被袁世凱委任為總統府軍事處一等參議,次年著《孫子新釋》。[2]:471

1916年反對袁世凱稱帝,蔣百里流亡廣東,響應蔡鍔興兵討袁,出任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出師計劃股主任[2]:471。不久袁世凱憂死,會蔡鍔亦有疾,遂陪同蔡鍔至日本就醫。後來蔡鍔不治身亡,蔣百里因而失去政治靠山。1917年任黎元洪總統府顧問,著《軍事常識》。[2]:471

往後數年間,蔣百里公職清閒,閒來着書立說,擔任一些雜誌的編輯、組織詩社等。1918年底隨梁啟超歐洲考察,1920年回國,投入新文化運動[2]:4711925年至漢口吳佩孚總參謀長,主張聯絡廣東國民革命軍討伐張作霖,吳不納[2]:471。後來吳佩孚決定聯奉擊馮。蔣百里於1926年辭職回上海孫傳芳,又因孫投靠張作霖而離去。[2]:471

1929年,唐生智擁兵討蔣介石。蔣百里在保定軍校任校長時,唐生智為其學生,過從甚密。1930年1月,蔣百里因其學生唐生智反蔣介石被牽連下獄[2]:471。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獲釋。[2]:471

1933年赴日考察,鑑於中日大戰不可避免,擬就多種國防計劃,呼籲當局備戰。[2]:471

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2]:471次年春赴歐洲考察,回國後倡議發展空軍,建設現代國防。[2]:471並秘密游說支持中國。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蔣百里在西安調解張學良。抗戰爆發前夕,邀請友人、著名外交家語言學家厲麟似赴上海助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3]

1937年夏,出版代表作《國防論》,認為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拖垮。[2]:4719月,以蔣介石特使身份訪問意大利王國納粹德國[2]:471回國後發表《日本人》及《抗戰的基本觀念》,進一步闡明日本必敗,中國必勝。[2]:4711938年8月,代理陸軍大學校長,11月4日病逝於廣西宜山[2]:471中華民國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2]:471

佚事

Thumb
1919年,中國歐洲考察團在巴黎的合影。右二為蔣百里、左二為張君勱、左五為梁啓超。左一應為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五人代表團之一的劉崇傑

1911年,蔣百里從東北逃亡,張作霖素惡其人,派人追殺至火車上。蔣百里因內急,火車職員打開了洗手間供其使用,在外部替其上鎖(原本火車在發車前不會供人使用洗手間),因而得免。

1913年蔣百里任保定軍校校長時,曾因校務有求於陸軍部被拒,有感失信於學生,集會時在師生面前以手槍自戕,幸有侍從迅速將槍奪下。之後結識日籍看護佐藤屋登,與其結婚,婚後佐藤屋子改名為佐梅。二人之女蔣英是著名音樂家,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之妻。

1937年蔣百里在廬山國民政府高級軍官講學,將其所著結成《國防論》。蔣一生精心研究軍事理論及世界軍事狀況,著作宏富,其軍事著作大部收入《蔣百里先生全集》。[2]:471其他著作有《孫子新釋》,《歐洲文藝復興史》等。

1938年,將軍病逝後就地斂葬。1947年,其好友陳儀等協助遷葬,起棺時,竟然屍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楨大哭道:「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國戰勝矣!」一時眾人泣不成聲。遺骸火化後遷葬西湖,2021年6月23日與錢均夫夫婦一同遷葬浙江安賢園澹苑[4]

評價

有研究者將其人生分作,早年、中年、晚年三個階段。縱觀其一生,其際遇轉折,該三個階段分界顯而易見。早年階段,意指蔣百里出生至1916年,而1916年的轉折處在於蔣百里失去蔡鍔這位摯友兼其政治靠山。這時候,蔣百里少年得志,其回國後也活躍於時局。而且蔣百里的出身與經歷,也是很多清末民初精英典型,實為研究者值得珍視一環。中年階段,意指1917年至1930年。這時,蔣百里退出主要政治舞台,居閒職令其有餘暇撰文,得以組織其國防理論。當中,蔣百里推動湖南、浙江兩省的聯省自治運動值得注意。1920年代中期,蔣百里本有機會東山再起,先後投靠吳佩孚及孫傳芳。北伐早期,對蔣介石餌之以總參謀長不為所動;北伐剛成,對蔣介石命之以勸誘唐生智抵死不從,似乎已註定其琅璫入獄。晚年階段,意指1931年出獄後至其1938年死去。這時,由於先前誤投政治籌碼,在蔣介石主政之年,自是有志難伸。由於蔣百里頗有名氣,蔣介石亦利用羈縻手段應付蔣百里。蔣百里仕途雖不得志,唯其戰略觸覺益發老練,寫下不少猶如「預言」的論文,屢於事後應驗。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