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幣(英語:Litecoin,簡寫:LTC,貨幣符號:Ł,字義:精簡幣)是一種對等的加密貨幣,也是MIT/X11許可下的一個開源軟件專案。[1]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並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2],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定,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1][3]萊特幣旨在改進比特幣[4],與其相比,萊特幣具有三種顯著差異。[5][6]第一,萊特幣網路大約每2.5分鐘(而不是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1]第二,萊特幣網路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它是比特幣網路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1]第三,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演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演算法,這使得相比於比特幣,在普通電腦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在ASIC礦機誕生之前)。[7][1][8]每一個萊特幣被分成100,000,000個更小的單位,稱為英語:Litoshi,通過八位小數來界定。
交易速度
萊特幣計算的複雜度選擇為平均 2,5 分鐘生成一個區塊,比比特幣快 4 倍。可以更快地確認交易。[9] 在萊特幣網絡上啟用 SegWit 後交易速度明顯提高。[10] 交易通常在6個區塊或15分鐘後被認為完成。 [11]
交易
由一個類似於比特幣的對等網路,通過Scrypt工作量證明方案來處理萊特幣交易、結餘以及發行(當一個足夠小的雜湊值被發現時,一個塊就會被建立,此時萊特幣就會被發行,而發現這個雜湊值和建立塊的過程被稱作「挖礦」)。[12][13]萊特幣的發行速率按照等比數列,每四年(每840,000個塊)減少一半,最終達到總量8400萬個LTC。不同於比特幣,Scrypt所具有的記憶體密集特性讓萊特幣更適合用圖形處理器(GPU)進行「挖礦」。為Scrypt實施的FPGA(現場可編輯邏輯門陣列)和ASIC(專用集成電路),相比於比特幣使用的SHA-256,更為昂貴。[14]
萊特幣當前可以交換法定貨幣以及比特幣等大多數電子貨幣,大多數通過線上交易平台。而可復原的交易(比如用信用卡進行的交易)一般不用於購買萊特幣,因為萊特幣的交易是不可逆的,因此帶來了退款風險。
歷史
萊特幣在2011年10月7日通過Github上面的開源客戶端進行發佈。[15]當前(截止到2014年6月26日)客戶端的版本為Litecoin v0.8.7.2。[16][需要更新]
其它的客戶端也已經發佈。[17]
近日,萊特幣被作為比特幣的替代於新聞上得到了報道。[18]
2013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Mt.Gox宣佈暫時推遲對萊特幣(litecoin)支援的交易計劃。Mt.Gox表示本來在最近兩周計劃推出支援萊特幣交易的平台,但是由於網站受到了大規模的DDOS攻擊而使計劃拖延。[19]
2013年7月3日,Mt.Gox在今天推出LTC交易用的API,為正式上線做準備。[20]同年11月,萊特幣的市值增加至十億美金。
2014年2月24日,Mt.Gox在晚上10時30分停止服務,而後申請破產。[21]
2014年6月24日,線上錢包服務商Hive新增支援萊特幣。Hive一直強呼叫戶體驗,還開發了尋找附近的人,以供用戶尋找附近使用Hive服務的同伴。[22]
2017年5月,萊特幣成為首五個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之一。[23]
2021年9月13日,環球電訊社發佈通稿稱沃爾瑪宣佈與萊特幣合作,用戶在10月1日時,在沃爾瑪網上購物時可選擇用萊特幣作為交易貨幣作為結算。[24],包括路透社、CNBC等媒體先後轉發,沃爾瑪後澄清是假新聞。[25][26][27][28][29]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