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清淨,意譯為明淨心明光心光淨心明心清淨心巴利語pabhassara citta),佛教術語,形容非常清淨而又光明的狀態,經由禪定修行,就可以體驗到這個狀態。部派佛教中,大眾部分別說部皆主張本性是清淨的,禪定修行只是恢復了心的本來狀態,又稱為本性清淨梵語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自性清淨心

大乘佛教中通常將心性本淨,對應到菩提心如來藏如來藏學派繼承了這個學說,隨後由此發展出佛性如來藏等學說。藏傳密宗大手印大圓滿傳承,重點都在於發現自我的清淨本性。

概論

巴利語pabhassara梵語prabhāsvara是形容詞,意為極明淨,非常清淨而又光明,巴利語pabhassara citta意為極為清淨光明的心。經由禪定修心,體驗到心達到明淨的狀態[1]

印順法師認為,部派佛教中,對於心性,有三派說法:

  • 心性無記:犢子派
  • 心通三性: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
  • 心性本淨:分別說部與大眾部

大乘佛教,在大體上繼承了心性本淨說法。

各派學說

上座部

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皆反對心性本淨說,認為它不了義,主張心的本性為無記,但是可以經由禪定與內觀修行使它成為清淨[2]

成實論》認為,心性本淨是不了義說,是為了勸誘眾生而說[3]

大眾部

《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主張心性本淨,但受煩惱染污所以成為不淨[4]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主張心性本淨[5][6]。現存法藏部所傳《舍利弗阿毘曇論[7]

大乘佛教

《瑜伽師地論》卷54:「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

相關條目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