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橫跨吐魯番市哈密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野雙峰駝等珍稀動物及荒漠生態系統[書 1],截止2013年,有數百隻野雙峰駝將這裏作為棲息地。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61,200平方公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規劃面積最大的乾旱荒漠類自然保護區[書 2]

Quick Facts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置 ...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IUCN分類V(陸地和海洋景觀保護區)
Thumb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區域
Thumb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圖
保護區在中國大陸的位置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座標38°42′N 89°00′E-42°34′N 93°30′E
面積61,200平方公里
建立1983年建立阿爾金山野駱駝自然保護區,2003年升級為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Close

保護區地理資訊

Thumb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立牌
Thumb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理位置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橫跨吐魯番市哈密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區與甘肅省青海省接壤。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89°00'-93°30',北緯38°42'-42°25'。保護區面積61,2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13,100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16,400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31,700平方公里[刊 1]。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荒坡類型自然保護區中面積最大的保護區[刊 2]

地形與地貌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貌的特點為兩山一窪,從北向南為位於天山山脈南麓的支脈庫魯克塔格山,中部為羅布泊窪地,南部為阿爾金山。保護區東部為阿奇克谷地。保護區的東南部為庫姆塔格沙漠。保護區北部的庫魯克塔格山向東延生成殘蝕丘陵,其丘間低地形成戛順戈壁南湖戈壁。其東南部連接庫姆塔格沙漠的南端,有一條自南向北長80公里,寬1到7公里的沙壟帶,被稱為三壟沙。保護區東部的阿奇克谷地東窄西寬,呈現喇叭形,南北寬8公里,東西長120公里左右。阿奇克谷地地下1米到3米蘊藏有地下水。谷地內分佈有零星的雅丹地貌。保護區南側的庫姆塔格沙漠主要由流動性沙壟組成。保護區大致可以分為戛順戈壁和南湖戈壁組成的戛順-南湖戈壁區、庫魯克塔格山低山殘蝕丘陵區、羅布泊乾涸湖盆及湖周平原區、北山斷塊低山丘陵區、若羌庫姆塔格沙漠區、阿爾金山北麓山前洪積扇帶傾斜平原區和阿爾金山區[刊 3][書 3]。羅布泊作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其形成是新生代以來受到為塔里木盆地南緣的阿爾金走滑斷裂系和其東北庫魯克塔格走滑斷裂系的控制。在若羌斷層的左行走滑及孔雀河斷層的右行走滑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處東西向的拉張背景,羅布泊即此拉張應力作用下形成的箕狀斷陷窪地[刊 4][刊 5]

氣候特點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極端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擁有寒冷的冬季和酷熱的夏季,除此之外,乾燥少雨、風沙肆虐也是保護區的氣候特點。保護區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小於50毫米,乾涸的湖盆區年降水量甚至只有10到20毫米,蒸發量卻能超過4000毫米。空氣中含水較少,相對濕度在夏天幾近於零[書 3]。不過山區氣候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阿爾金山中高山區和庫魯克塔格區降雨時會形成雨帶,阿爾金山的降雨隨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當海拔達到了3000到4000米時,降雨量達到最大,約為100毫米到150毫米。庫魯克塔格區在雨季時年降水量可達40毫米到100毫米,是平原的2-5倍[刊 6]。當地異常乾旱的原因主要是受地形影響,青藏高原隆起使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難以進入塔里木盆地,而東西兩端和北部的山脈也阻擋了來自大西洋太平洋等濕潤氣流的流入。另外,太陽輻射也是影響當地氣候的因素之一,保護區地處亞洲腹地,遠離海洋,故而雲量少日照多,加上大量的蒸發和稀疏的植被,使得保護區的太陽輻射總量非常充裕。保護區內平均氣溫大概10攝氏度,保護區周邊城鎮的極端最高氣溫都在40攝氏度以上,極端低溫則都低於-28攝氏度[書 2][書 3]

水系

自從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羅布泊及區域內其他的湖泊、河流逐漸開始乾涸,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基本沒有穩定地表水系存在。水源主要為終年有水的泉水,偶爾會出現因暴雨或融雪形成的間歇河英語Intermittent river。保護區內每口泉相隔較遠,從20公里到60公里不等。因為保護區面積較大,自然條件因為地區的不同而差異較大,地下水分佈不一。各地水源的補給、徑流及排泄又不相同,而水質也不一樣,從而導致保護區內水文較為複雜。總體上保護區內的地下水會以向心狀匯集至羅布泊湖盆。由於羅布泊降水量極少,基本無法對地下水進行有效的補給,保護區內地下水的水源補給主要來源為南北兩側山區的降水滲入地表所形成的基岩裂隙水。西南向北東的地下水徑流也是保護區內地下水源之一。另外,羅布泊湖盆是塔里木河車爾臣河的最終排泄地,不過部分地區的地下水有疏勒河孔雀河的徑流補給,其他水系亦會在豐水期時對羅布泊及周邊地下水進行補給。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以以泉水形式溢出地面或蒸發。保護區內分佈有紅柳溝泉、拉配泉和駱駝泉等泉水點超過40個,主要在東部阿奇克谷地區域和南部阿爾金山區分佈,但庫魯克塔格山區也有泉水點的存在。這些泉水點在旱季可能只在坑窪中以積水的形式出現,並不會如雨季時流動。保護區內大部分泉水總溶解固體水質硬度較高,是保護區內鹽生植物、旱生植物以及野駱駝、鵝喉羚等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水源。不過即使如此,保護區內的地下水位依然持續降低,一些曾經調查記載過的泉眼已經乾涸[書 3][刊 6][刊 7][刊 8]

土壤與礦產

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中最低的窪地,在乾涸之前塔里木的地表水會向這裏匯集,而隨水而來的鹽分也因封閉的地形不斷積累,使得羅布泊成為塔里木盆地形成以來長期的地集水和集鹽中心。這使得羅布泊和周圍地區形成鹽殼英語Salt pan (geology),鹽殼和鹽土占羅布泊平原地區面積的三分之一還多。羅布泊氣候乾旱且常年刮東北風,並且時常發生沙塵暴,這使得保護區內土壤有較為嚴重的風蝕、沙化現象。在樓蘭古城一帶風蝕溝深度可達3到5米。除此之外,因孔雀河、塔里木河下游存在着河湖相沉積物,主要以粉沙、細沙為主,當植被遭到破壞或其他原因,加之大風的因素,沙被吹起形成沙丘。保護區平原的土壤類型主要是荒漠土壤,如棕漠土風沙土等,部分地區分佈有草甸土鹽土等。保護區山地分佈有棕鈣土高寒荒漠土[刊 5]

羅布泊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干鹽湖,這裏富含鹽類礦產資源。因為羅布泊具有鉀鹽成礦的氣候條件、地質構造條件、沉積環境以及物質來源,羅布泊鹽湖蘊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硫酸鹽型滷水鉀礦床。從1998年到2001年,探明的儲量為2.5億噸[刊 9]。2018年,在羅布泊北部又發現一個潛在的羅布泊鉀鹽礦,其規模為2.5億噸[刊 10]。除了鉀鹽礦外,羅布泊也發現了大量金屬礦藏。二十一世紀初,在保護區建設的礦產開發類項目就有包括新疆磁海鐵礦等數十家,有金礦企、錳礦企、鐵礦企、銅礦企等,其中一些甚至位於保護區核心區內[刊 11]。在2012年,在羅布泊又探明總資源量156萬噸的金屬礦藏[刊 12]

植物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因氣候乾燥以土壤鹽化嚴重,植物資源相對貧乏。保護區內至少有28科76屬130種植物。其中27科75屬128種是被子植物,1科1屬2種則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在數量上具有優勢,其中22科60屬113種為雙子葉植物,5科13屬15種為單子葉植物。保護區內藜科菊科豆科禾本科植物種類較多,藜科有16屬,菊科有11屬,豆科有9屬,禾本科有8屬。不過保護區內大多數植物屬於一科一屬或一科少屬植物,其中單屬科的有鳶尾科香蒲科馬鞭草科十字花科桑科等,少屬科的有百合科莎草科夾竹桃科楊柳科等。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植物區系以地理區分的話,以北溫帶成分為主,地中海、西亞至東亞成分、中亞成分以及舊世界溫帶成分較為常見,溫帶亞洲、泛熱帶成分等亦有出現。若按水份因素劃分,保護區內植物一旱生植物和鹽生植物為主,但也有水生植物生長在保護區內的鹽水泉周圍。其中包括2科3屬的水生植物,分別是小香蒲粗脈薹草三棱水蔥;14科37屬的鹽生植物,如白花馬藺西北天門冬芨芨草大賴草沙棗黑果枸杞大葉白麻羅布麻等;旱生植物,如蒙古韭膜果麻黃木賊麻黃沙生針茅等;以及2科3種的寄生植物,分別是鎖陽蓯蓉肉蓯蓉[書 3][刊 13][刊 14]。保護區內植物為I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種,為裸果木。II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梭梭白梭梭沙生檉柳、肉蓯蓉等[刊 15]。保護區內的野駱駝主要以蘆葦白刺泡泡刺沙拐棗駱駝刺等植物為食[刊 16]

動物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昆蟲區系古北界為主,剩下的昆蟲則為古北界加東洋界。保護區內分佈着至少包括鞘翅目雙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石蛃目衣魚目蜉蝣目脈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在內的14個目超過140種昆蟲,其中種類最多的為鞘翅目,包括步甲科龍蝨科隱翅甲科等23科約98種。半翅目包括長蝽科蝽科緣蝽科等在內的9科22種。雙翅目中的有2科,分別是杆蠅科英語Chloropidae蜂虻科。鱗翅目有2科,分別是天蛾科灰蝶科[書 3]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極端乾旱的內陸,缺乏兩棲動物所需要的淡水資源,因此保護區內兩棲動物數量很少,僅有一種兩棲動物生活在保護區內,即塔里木蟾蜍。塔里木蟾蜍少量分佈在庫魯克塔格山和阿爾金山有泉水的河谷之中。有有鱗目蛇亞目5科共19種爬行動物存在於保護區內,其中葉城沙蜥白條錦蛇在保護區內具有優勢度英語Dominance (ecology)。保護區內部分爬行動物如新疆漠虎、葉城沙蜥、荒漠沙蜥等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另外,存在於保護區內的東方沙蟒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中的爬行動物[書 3][刊 15]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至少有61種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以齧齒目為主,至少有14種齧齒動物生活在這裏,其中子午沙鼠三趾跳鼠為優勢種,黃兔尾鼠長耳跳鼠灰倉鼠五趾跳鼠等物種也生活於此。雖然保護區內齧齒動物種類和數量在哺乳動物中佔據優勢,但因為環境的嚴酷,其棲息密度比較低。除了野雙峰駱駝外,保護區內山地分佈有鵝喉羚盤羊岩羊北山羊偶蹄目動物以及藏野驢奇蹄目動物。雪豹棕熊食肉目動物也存在於保護區內。另外,保護區內還有食蟲目翼手目兔形目的哺乳動物存在。保護區內的哺乳動物中,野雙峰駝、雪豹、藏野驢、北山羊和中華對角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I級保護動物,盤羊、塔里木兔猞猁草原斑貓等10種哺乳動物為II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的有野豬艾鼬白鼬虎鼬沙狐赤狐大耳蝟8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的哺乳動物有2種,分別是雪豹和野雙峰駝,藏野驢、兔猻、猞猁、棕熊、和盤羊被列入附錄II[書 3][刊 15]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至少存在19目46科109屬197種鳥類。其中雀形目種類最多,有92種,隼形目雁形目鴴形目分別有23種、18種和15種,其他也有如鸛形目鵜形目鸊鷈目等種類的鳥存在於保護區內。以居留型區分保護區內鳥類,旅鳥種類最多,有69種,留鳥其次,有49種。夏候鳥冬候鳥分別有42種和27種,另外有數種漂泊鳥或迷鳥的存在。鳥類的生物群系以中亞型為主,也有其他古北界全北界的生物群系存在。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保護動物的有黑鸛玉帶海雕金雕胡兀鷲黑頸鶴以及大天鵝5種,II級保護動物的有卷羽鵜鶘疣鼻天鵝禿鷲雪雞等31種。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的有普通秧雞石雞翹鼻麻鴨蒙古沙鴴等103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的有3種,分別是黑頸鶴游隼擬游隼,被列入附錄II的有白鵜鶘黑鸛白琵鷺白頭鷂獵隼灰鶴等27種[書 3]。其中金雕、玉帶海雕、禿鷲等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易危物種[書 3][刊 15][刊 17]

野雙峰駱駝

羅布泊是野雙峰駝的模式產地。生活在羅布泊的野雙峰駝的活動熱點地區並不一樣,相對來說野雙峰駝活動較多的區域在阿爾金山北麓一帶,野雙峰駝在北部戛順戈壁和庫魯克塔格山活動較少。從南到北整體上野雙峰駝分佈形成從高到低的趨勢。野雙峰駝的最主要棲息地為阿爾金山北麓,其次為阿奇克谷地和其以南區域,也包括庫魯克塔格東段低山殘蝕丘陵和庫姆塔格沙漠南沿。生活在羅布泊的野雙峰駝的個體家域英語Home range面積從6000多平方公里到超過8600平方公里。並且隨着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其中秋季最大,春季最小,秋季時野雙峰駝的個體家域面積是春季時的4倍多。保護區生態質量直接影響野雙峰駝的數量,如果野雙峰駝棲息地質量較好,野雙峰駝出現率也會增高,種群結構也會穩定。比如阿爾金山北麓分佈有較多泉水,降水量也比保護區其他地方大,植被覆蓋率較高,故爾野雙峰駝更傾向於在此生活。保護區內的野雙峰駝總數從1995年開始出現恢復,1995年到1999年對保護區內的野雙峰駝數量估算為400到480峰,2010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450到550峰。2010年到2013年估算野雙峰駝數量為387到889峰。平均種群密度為0.043到0.093峰每平方公里。2010年到2013年,保護區內2峰以上的野雙峰駝種群成駝和幼駝的比值為4.4:1,10峰以上的種群此數字為3.0:1,相比於2003年到2005年,野雙峰駝的種群數量增加,種群結構穩定[刊 1][刊 18][刊 19]。野雙峰駝有遷徙的習性。在保護區內不同的分區,野雙峰駝的遷徙規律也不一樣。在羅布泊戛順戈壁分佈區,野雙峰駝在冬季集中在丘陵中的乾溝和低洼且離水源近的盆地之中,到了春季駱駝群便開始向植物分佈區活動。在阿爾金山北麓分佈區,秋冬季野駱駝生活在海拔較低的阿奇克谷地、吉庫姆塔格沙漠邊緣。春夏季則會遷徙到海拔較高的地區,甚至可以抵達海拔3500米分水嶺以北的區域活動。野雙峰駝在遷徙過程中當途徑鹽鹼灘、沙漠時會留下寬40厘米,深20厘米的駝道。在庫姆塔格沙漠周圍、阿奇谷地、羅布泊南岸和阿爾金山北麓、戛順戈壁等地都能發現野雙峰駝留下的明顯駝道。在阿爾金山的老315國道也成為了野雙峰駝常走的便道之一[書 3]

人類活動及應對

人類活動是影響野駱駝水源地、棲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影響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類活動包括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的建設,交通道路的鋪設,保護區內採礦業與旅遊業的發展等。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在設計時,有300公里的標段會穿過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70公里會穿過當時的保護區緩衝區。為了減少工程在保護區內的長度,減少工程對保護區的影響,將原先穿過緩衝區的管道增加近10公里,轉而從保護區實驗區穿過[網 1]。除了改變管道線路,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向保護區撥付生態補償金人民幣1650萬元用於保護區的生態恢復[網 2]。另外,施工方在保護區內的施工過程中對管溝開挖、管溝回填、地貌恢復等影響環境的工程也進行了管控[刊 20]

哈羅鐵路的建設同樣穿越了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近220公里的路線自北向南穿越保護區實驗區,將戛順戈壁野駱駝分佈區一分為二,從而影響野駱駝東西向的遷徙,對該物種的遺傳基因交換和繁衍有負面影響。為了解決鐵路和野駱駝棲息地的矛盾,再經過對野駱駝遷徙路線的研究,並加之對水源地距離的考慮,哈羅鐵路最終以以路基和橋涵形式通過保護區實驗區。哈羅鐵路建成後有橋樑近280孔,涵洞近400孔,在最橋涵最密集的地方,每個橋涵相隔僅80米,其目的就是保障野駱駝東西向的遷徙,和保證野駱駝種群的基因交換[刊 21][網 3]

因為羅布泊擁有如鉀鹽等礦產,吸引着大量採礦企業前來開礦。然而隨着採礦業的發展,保護區不得不面臨更多人類活動帶來的風險。因為鉀鹽的提取需要抽取鹽滷,而鹽滷的抽取導致地下水的下降。除此之外,人類和工程器械在保護區的進出會對野雙峰駝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產生影響。工程開始後,生活生產會需要淡水資源會讓本就稀缺的水資源面臨更嚴峻的威脅。工程建設中所造成的鹵溝和尾滷的排放也會直接影響野雙峰駝和鳥類的安全[刊 22]。保護區面積大,而2019年保護區管理局的在職工作人員時僅13人[網 4]。在面對廣闊的保護區面積不免顯得捉襟見肘。在管理局成立後,辦理採礦證的企業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由環保局進行審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幾乎所有的環境影響評價均未被通過。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開展新疆公益性地質調查和重要礦產勘查協議》決定從2008年到2015年,投資60億元人民幣對新疆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其中就包括坐落在保護區內的阿爾金山礦區。為了摸清新疆礦產資源,探礦證的發放並沒有受到阻礙,於是大量的企業直接以探代采。保護區管理局只能要求沒有採礦證的企業探到礦後申請環境評估。在巡護過程中保護區時常和礦企發生衝突[刊 23]。直到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時,開始對保護區內的礦企進行治理,此次整改治理工作投資近1400萬元人民幣。2018年6月,完成保護區內屬哈密市的25家礦企、巴州14個違法違規項目和22處違法違規開採點的生態整治和恢復工作。此次工作拆除山體表面附着物近6萬平方米,填埋礦坑160多萬立方米,恢復治理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網 5][新 1]

羅布泊是很多喜好探險的人所嚮往的地方,然而過多的旅遊、探險使得保護區內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大量包裝袋、水瓶被丟棄在保護區內,在保護區本就珍惜的植物也會被路過的汽車碾壓,在野駱駝產仔時期,若人或車接近母駱駝,母駱駝可能會因為驚嚇而逃離,幼駝可能會因此掉隊而被母親遺棄[新 2]。2004年開始,保護區開始要求進入保護區的個人、單位必須事先申報,辦理許可證方能進入保護區[新 3]。之後保護區管理局為防止人類活動對保護區內保護區內野駱駝水源地、棲息地破壞,更是禁止了在保護區核心區開展旅遊、探險等人類活動,並多次發佈公告[網 6][網 7][新 4][網 8]。然而在2017年,汽車品牌越野路華組織「發現無止境」活動,活動在未經過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批准、許可的情況下,組織16輛車輛,49人穿越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終保護區管理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相關規定對組織者和參與人員進行了罰款,並要求其作出自查承諾[網 9][新 2]

保護區建立、考察與合作

背景

1876年俄羅斯帝國探險家、地理學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普熱瓦利斯基對新疆和中國西北的考是有記錄最早的對羅布泊進行正式科學考察。普熱瓦爾斯基在羅布泊觀察到野雙峰駝群,當時他以為是逃跑後野化的家駝。隨即,他便獲取了三峰駱駝標本運回歐洲。此後一直到二十世紀50年代,來自俄國、瑞典蘇聯的科學考察團先後前往羅布泊對野雙峰駝。1970年,新疆地質勘探隊在庫魯克塔格山和阿爾金山進行地礦勘探時,曾對野駱駝進行過捕殺、捕捉及研究。捕獲的三峰駱駝分別送給了北京動物園烏魯木齊動物園。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彭加木帶領的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羅布泊綜合科學考察隊前往羅布泊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科學考察。動物學家谷景和高行宜等人對野雙駝峰進行了詳細考察,並捕獲一峰駱駝製作為標本。除此之外,在和田河一帶和尉犁縣的科學考察中也發現了野雙峰駝的蹤跡或野雙峰駝遷徙的目擊者[書 3]

建立、考察與合作

198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局正式對阿爾金山分佈的野雙峰駝種群進行科學考察,並開始了自然保護區的規劃申報工作。198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阿爾金山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阿爾金山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面積15,000平方公里,並配有拉配泉和米蘭保護站卡。雖然保護區得以建立且經歷過數次考察,但對新疆境內的野雙峰駝的具體狀況的了解卻仍然相對不足。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商定,準備進行國際野駱駝合作科學考察項目,此項目也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支持。於是從1995年到1999年的5年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員約翰·海爾與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袁國映組織的考察團,在地質學家趙子允的幫助下連續進行了數次野駱駝考察。考察團曾6次進入羅布泊的無人區。1996年,從羅布泊湖心通向樓蘭古城的新道路被袁國映與趙子允等人開闢了出來。1997年到1999年,在殼牌石油、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資金支持下,科考團先後進入羅布泊對野雙峰駱駝進行觀察和了解。數次的科考行動多次面臨大雪、風暴、迷路、家駝群集體逃跑等意外情況,甚至出現人員死亡的事故[書 3]。1999年3月,全球環境基金批准的「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正式啟動,全球環境基金為其提供72.5萬美元的資金支持[網 10]。與此同時,在野駱駝保護基金會的努力下,英國電信集團、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會以及加拿大若拜·斯恰德基金會也為保護區的建立提供了資金和器材的支持[書 3]

2000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阿爾金山野駱駝保護區擴界更名為阿爾金山-羅布泊雙峰野駱駝保護區,面積擴大到了78,000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為150,000平方公里。保護站卡也從2處擴充到了5處,分別位於吐魯番市的艾丁湖和迪坎兒、哈密市的南湖、巴州的米蘭以及與甘肅接壤的南大紅山。2000年底,新疆阿爾金山野雙峰駝保護區管理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網 11]。2001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組織袁國映等有關專家對阿爾金山、羅布泊進行近一個月的考察,並宣傳保護野駱駝[書 3]。與此同時,為保護野駱駝籌集資金,袁國映和約翰·海爾等人組織「中英撒哈拉沙漠環境科學考察隊」穿越撒哈拉沙漠[書 3]。2003年6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阿爾金山-羅布泊雙峰野駱駝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將其命名為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刊 2]。2005年秋季,約翰·海爾與保護區及蒙古相關人員組成「中、英、蒙三國野駱駝國際科學考察隊」對阿爾金山的野駱駝及其棲息地、人類對野駱駝的影響進行考察[書 3]。2009年,新疆阿爾金山野雙峰駝保護區管理中心升級為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強化了對保護區的監管及執法職能。管理局在吐魯番、哈密、巴州建立3處管理站和6處檢查站[新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後,保護區管理局每年在保護區內進行兩次以上的巡查,同時也對野雙峰駱駝等動物新疆考察,積累資料[書 3]。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將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縮調為61,200平方公里[刊 1]。2013年起,保護區工作人員利用設置在保護區內9個水源地的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7.3萬餘張照片,記錄下包括野駱駝、藏野驢、雪豹、金雕等35種野生動物。其中包括13種獸類,22種鳥類[刊 2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