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鵜鶘(學名: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為鵜形目鵜鶘科下的一種大型水鳥,以各種水生小動物為食。其身體大部分為白色,僅在飛行時能看到黑色的發翔羽。該鳥於夏季在美洲內陸繁殖,而在冬季會遷徙至南方沿海地區越冬,最遠可抵達尤卡坦半島[2]。在20世紀,該鳥的種群曾因人類捕殺以及環境污染而顯著下降,但目前由於立法保護和民眾意識增強,其種群已經十分龐大,故IUCN將其評為無危。
物種命名
1785年,英國動物學家約翰·萊瑟姆根據三隻採集於紐約州哈德遜灣的標本描述了一種他稱作「rough-billed pelican」(意為「糙嘴鵜鶘」)的物種[3][4] 。1789年,神聖羅馬帝國的動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並擴充的《自然系統》中基於萊瑟姆的描述正式命名了美洲鵜鶘[5]。他將其劃入鵜鶘屬Pelecanus,並選擇erythrorhynchos作為種加詞。該詞由古希臘語的ἐρυθρός(紅)和ῥύγχος(鳥喙)二詞組合而來[6]。美洲鵜鶘是沒有亞種的單型種[7]。
物種描述
美洲鵜鶘是北美洲體長最長的水鳥之一,與黑嘴天鵝體型相仿。該鳥羽翼豐滿,全長130-180厘米,翼展2.4-2.9米,是除去加州神鷲外北美洲翼展最大的鳥類[8],其中雄鳥的翼展較大。雄鳥的鳥喙長29-39厘米,雌鳥則是26-36厘米[2]。美洲鵜鶘體重3-13公斤,但大部分個體均在5-9公斤之間,平均體重則是6.9公斤[8]。其翅長52.5-63厘米,跗骨長10.8-13厘米,尾長13.5-16.7厘米,三者均是雄性略長於雌性[2]。
美洲鵜鶘全身羽毛幾乎全為白色,僅有只能在飛行時看到的初級和次級發翔羽是黑色。每年自春季起直至交配後,其胸前的羽毛會有黃色光澤,而在自繁殖季過渡至非繁殖季時頭部會有灰色羽毛[2]。
美洲鵜鶘的鳥喙巨大,上部扁平,下方有一個大喉囊。在繁殖季,其鳥喙會變為和其結膜一樣的橙紅色,並在上端長出角狀物,具體位置約是鳥喙最前端三分之一處。這些角狀物在交配後即脫落,鳥喙也會變成黯淡的黃色。其面部、喉囊和足部等沒有羽毛覆蓋的身體部位均是橙色[2]。
除去體型不同外,不同性別的美洲鵜鶘外觀幾乎一致。雛鳥在出生的前數週沒有羽毛,之後會逐漸長出覆蓋全身的白色絨羽。未成年個體的發翔羽和頸部羽毛為暗褐色,而裸露的部分則是暗灰色[2]。
物種分佈
美洲鵜鶘多在水草茂密的沼澤、濕地和河流附近成群築巢繁殖[9]。其繁殖地多為北美洲內陸地區,包括加拿大的草原三省以及美國的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懷俄明州[10]、明尼蘇達州、愛達荷州,以及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科羅拉多州等州份北部[11]。其最北的繁殖地約為零度等溫線,而最東的繁殖地則是蘇必利爾湖[2]。
一般而言,美洲鵜鶘會在1月最低溫度高於4℃的地區越冬[12]。其越冬地多是溫暖的沿海地區,例如加利福尼亞州中南部和墨西哥灣沿岸,一部分種群也會在加州內陸、亞利桑那州南部、墨西哥高原以及密西西比河下游越冬[2]。該鳥最南的越冬地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北部,但部分個體會在遷徙途中被颶風吹離,並因此出現在其越冬範圍以外的地區,像是伯利茲、牙買加、安提瓜和巴布達、巴拿馬和洪都拉斯[1]。目前,最南的目擊記錄位於哥倫比亞的卡拉馬爾[13]。越冬地位於美洲大陸分水嶺不同側的個體之間鮮少會有互動[2]。
生態
絕大多數美洲鵜鶘為候鳥。其有兩條遷徙路徑,分別對應繁殖地在落基山脈兩側的種群。其中,西側種群多向南前往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15],而東側種群則會向東南飛往墨西哥灣沿岸[16]。
美洲鵜鶘抵達繁殖地時間各地不一,一般是在當地河冰融化之時[17]:在內華達州繁殖的美洲鵜鶘會在每年二月末至三月初抵達[18];猶他州繁殖的種群則是三月上旬[15];懷俄明州黃石公園內的種群一般於四月抵達[19];而在加拿大繁殖的種群則要遲至四月末至五月方會抵達[17]。其南下的時間則取決於其越冬地點和繁殖地溫度[17]。
美洲鵜鶘會成群遷徙,其鳥群一般最少有180隻個體。在白天,美洲鵜鶘會藉助上升的熱氣流以節省飛行所需的能量[2],飛行高度約為12-15米[15];而在晚上,美洲鵜鶘會停下休息並在次日黎明再次出發[2]。
美洲鵜鶘的捕食地點多為濕地、沼澤或是河畔,水深一般不超過2.5米[20]。在覓食時,美洲鵜鶘會站立於岸邊或漂浮於水上,尋找水裏的小魚、鰲蝦和兩棲類。找到獵物後,該鳥會立刻將鳥喙伸入水中將獵物舀起並將其吞入喉囊中。美洲鵜鶘一般在晝間捕獵,但在繁殖季也會於夜晚捕食[21]。美洲鵜鶘有集群捕獵的習性:數隻美洲鵜鶘會一起通過扇動翅膀或是將鳥喙插入水中等方式將成群的獵物驅趕至岸邊以便捕食[20]。其狩獵群規模可達20隻[22]。此外,美洲鵜鶘會從其他水鳥處掠奪獵物,其目標包括其他美洲鵜鶘、褐鵜鶘、大藍鷺、角鸕鶿和各種鷗[2]。
美洲鵜鶘在抵達繁殖地數日後就會開始求偶。確認配偶後,雙親均會參與築巢。其巢穴略高於地面,由砂礫、泥土以及植被築成[23],寬度多在60厘米上下,深約20厘米[15]。雌鳥會在鳥巢建成後4-5天內產下一枚蛋,並在1-2天後產下第二枚。其蛋約需30天孵化[24]。其鳥蛋為黯淡的白堊色,呈橢圓形[25],長寬為90×56.5毫米[2],重量約為母鳥體重的2-3%[15]。孵化會持續約一個月,期間父母雙方會輪流孵蛋和捕食[23]。新孵化的雛鳥視覺尚未發育完全,運動協調能力亦極差,只能勉強抬起頭部以接受父母的投餵或爬行數吋[2]。由於幼鳥沒有羽毛,其無法恆定自己的體溫,故會不停顫抖。已有一定運動能力的幼鳥會在夜間抱團取暖[26]。較為年長的幼鳥會用鳥喙啄擊同一巢穴中的其他幼鳥,將其驅趕至巢中較靠後的位置並因此更難被父母投餵而死亡率更高[27]。
在破殼1-2週後,幼鳥便可在巢穴周圍爬行[26],而至20-24天大時更可站立行走,26天大時則能游泳[19]。2月齡的幼鳥已具有飛行能力,並會在此前幾天一邊振翅一邊奔跑[2]。父母一般會在幼鳥破殼後17-25天後離開,只會在餵食時返回。期間幼鳥會形成由2-3隻個體組成的小群體[23]。同一群體的幼鳥會彼此通過摩擦身體或肢體動作進行交流,尤其是在父母投餵結束後獲得食物不足的幼鳥會向其他幼鳥尋求食物。如果對方拒絕分享食物,則可能會出現互相攻擊的情況[27]。
破殼11-12週後,幼鳥會追隨其父母遷徙至越冬地,並在2歲大時開始繁殖[28]。美洲鵜鶘不會重複利用去年的巢穴,但會拆除舊巢的材料來建築新巢[2]。美洲鵜鶘的壽命一般為15-20歲[29]。
成年美洲鵜鶘只會在交配時發出低沉的咕嚕聲,而雛鳥則會在體溫過高或過低時發出嘈雜的叫聲[30]。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美洲鵜鶘對人類活動極度敏感,當人類靠近時會四散飛離,甚至會因此棄巢[31]。正因為此,有學者認為絕不應當貿然進入美洲鵜鶘的繁殖地[27]。
美洲鵜鶘曾在20世紀中葉因其食魚的習性而被認為是害鳥並被大量射殺[2]。此外,其蛋殼亦會如其他鳥類一樣受DDE等農藥的影響而變得更為易碎 [32]。美洲鵜鶘種群因此在1960年代大量減少,但隨後因政府的立法保護及民眾保護意識的增加其種群不再下降[2]。目前美洲鵜鶘種群龐大且正在緩慢恢復,IUCN將其評為「無危」(LC)[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