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菲亞·安德烈耶芙娜·托爾斯泰婭(俄語:Софья 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婚前名為索菲亞·安德烈耶芙娜·別爾斯(俄語:Софья Андреевна Берс),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妻子[1]。
索菲亞是醫生安德烈·艾弗塔費維奇·貝爾斯(1808-1868)及其妻柳波芙·亞歷山德羅夫娜·伊斯拉維諾(1826-1886)的三個女兒之一。她第一次得以介紹給列夫·托爾斯泰是在1862年,當時她僅18歲,而托爾斯泰為34歲,兩者相差16年。1862年9月17日,在托爾斯泰交給了索菲亞自己手寫的求婚書後,[2]兩人正式訂婚了,並在一周後於莫斯科成婚。[3]當時,托爾斯泰已憑藉《哥薩克》成了著名的小說家。
婚禮前夜,托爾斯泰把日記交給了索菲亞,裏面詳細記載了他與一些女農奴的性關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三十四歲的康斯坦丁·列文「一個帶有半自傳性的角色」也這樣做了,他求自己19歲的未婚妻凱蒂讀其日記,以獲知他過去的越軌行為。)日記包括了一個事實:托翁曾與一個婦女生下一個孩子,她目前還住在亞斯納亞·波里亞納莊園[1]。根據安妮·愛德華茲在《索尼婭:托爾斯泰伯爵夫人的一生》中的敘述,索菲亞對托翁可能與那個婦女重建關係懷有巨大的恐懼之心。
托爾斯泰一家有13個孩子,其中有8個活過了童年。[4]這個家庭是繁榮的,多虧了托翁對莊園的有效管理和對自己作品的銷售,使充分供應這個家庭成為可能。
索菲亞為丈夫的文學創作事業奉獻了許多。她充當了《戰爭與和平》的謄稿人,把這本書的手稿從頭到尾謄寫了七遍。1887年,別爾斯開始學習當時比較新的攝影藝術,[5]並照了超過一千張的記錄她生活的照片,包括自己與托爾斯泰,以及前蘇聯沙皇帝國的衰落。[6]她同時也寫日記,並寫了一系列日記,以記錄她與托翁的生活。索菲亞還寫了回憶錄,她把書名題為《我的人生》。[7]
托爾斯泰晚年,兩人的婚姻逐漸衝突不斷——特別是在托翁想把自己所有的私人財產送給別人的願望上,索菲亞會和托爾斯泰發生激烈的爭執。[8]——托翁於1910年與其醫生杜尚·馬爾科維奇、女兒亞歷山德拉·托爾斯塔婭突然離家出走,並在10天後於火車站上逝世,而索菲亞依然不准靠近他。她的丈夫死後,索菲亞繼續生活在亞斯納亞·波里亞納並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活過了俄國革命。她死於1919年。
據考證,托翁以索菲亞為原型,創作了《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與《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基蒂。這也恰恰說明了現實世界對作家創作的影響。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