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遺址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存,距今約7300年,位於河北省武安市西南20公里的磁山村東南,南洺河北岸台地上[1],距太行山東麓約9公里,佔地近14萬平方米。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Quick Facts 磁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磁山遺址
Thumb
陶釜、陶支腳,磁山文化(約公元前6100-前5600年),1977年磁山出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北省武安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編號3-188
認定時間1988年
Close

磁山遺址於1972年當地興修水利時發現。1976年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這裏進行了三次發掘,發掘面積達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至2米,一些窖穴深達6-7米。遺址房屋主要為圓形半地穴式的。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動物骨骸、糧食窖藏等[1]

狗和豬是遺址人們馴養的主要動物,雞可能是家養的。[2]

考古學家在88個灰坑中發現了十餘萬斤的糧食,專家一開始鑑定為[3],但這一鑑定結果未得到廣泛認可。後呂厚遠等重新鑑定了標本,發現這些窖穴樣品中的糧食中,早期農作物全部是,年代距今約10000—8700年前;而粟則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4][5]

磁山遺址的發現,將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年代上推了1000多年,對中國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