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愛因斯沃斯(英語:Mary Dinsmore Ainsworth,1913年12月1日—1999年3月21日)[1],美國及加拿大發展心理學家,因依附理論聞名。她率先使用並且設計各種陌生情境環境試驗,以觀察孩童與其照顧者之間的早期情感依戀關係,以及這樣的情感依戀關係如何影響個體在成年之後的人際互動關係、兩性關係以及其他關係的行為反應。
《普通心理學評論》在2002年所發佈的一項有關20世紀心理學家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在前百名心理學家被引用研究報告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安斯沃思列名列第97位。愛因斯沃斯的許多學術研究成為現代依附理論的「基石」。 [2][3]
早年生活與求學階段
愛因斯沃斯1913年12月1日出生於俄亥俄州的格倫代爾,她是家中的長女,下面還有二妹妹。愛因斯沃斯的父母都畢業於美國卡萊爾,一間美國頂級私立文理學院:迪金森學院。她的父親查爾斯·薩爾特擁有歷史碩士學位,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一家製造公司工作,而她的母親瑪麗是一名全職的家庭主婦。愛因斯沃斯的雙親十分重視教育,期望他們的孩子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1918年,在愛因斯沃斯5歳的時候,因為她父親公司搬遷,他們全家搬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愛因斯沃斯從此在多倫多市度過了她的童年。[4]
愛因斯沃斯是一個渴望知識和學習早熟的孩子, 她在三歲開始讀書,家人每週都會去當地的圖書館,而她的母親會為她的水平選擇合適她閱讀的書籍。[4]愛因斯沃斯在學校表現優異,在15歲時候,她閱讀了威廉·麥獨孤的著作《品格與生活的行為》(Character and the Conduct of Life, 1926年),便決定成為一名心理學家。[4]
她16歲時開始在多倫多大學接受大學教育,她是當時被心理學榮譽課程錄取的僅有的五名學生之一,並在1935年獲得學士學位。此後她決定在多倫多大學進修,並分別在1936年和1939年獲得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愛因斯沃斯的博士學位論文是 「基於安全概念的調整評估」。[5][6]
學術生涯
愛因斯沃斯在多倫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母校擔任教師。後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在1942年加入加拿大婦女軍團,擔任陸軍考官,她的職責包括管理臨床評估和人員評估測試。 不久後她被提拔為加拿大婦女軍團主任顧問,於1945年陞升成為少校。 二戰結束後,愛因斯沃斯回到多倫多大學繼續教授人格心理學,進行心理學學術研究,並與克洛普佛一起修訂墨跡測驗。[7]
1950年,她和倫納德·安斯沃思結婚,她先生是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結婚後他們移居倫敦,以便能讓安斯沃思在倫敦大學學院完成他的博士學位。[3] 雖然他們在1960年離婚,[8][9]但在這10年中,安斯沃思的因為陪伴倫納德到不同地方,讓她有機會與許多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見面,其中包括英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10]鮑比最有名便是他的依附理論,和長期對初生嬰兒與嬰兒照料者的研究調查。在英國期間,安斯沃思加入鮑比在塔維史托克診所的研究小組,研究調查母嬰分離對兒童心理成長發展的影響。在研究中發現,在兒童成長的階段,缺乏母親形象的兒童,對兒童成長在心理會產不良的影響。[9]後來她也隨着鮑比的研究團隊到烏干達的坎帕拉做調查研究,此行讓愛因斯沃斯在烏干達進行了她的第一次的「母嬰」觀察研究。
1954年,她離開鮑比在塔維史托克診所的研究小組,到非洲進行母嬰互動的縱向實地研究。 她選擇該地區常見的斷奶練習做為主要研究調查的主題。她到烏干達坎帕拉周圍的6個村莊,進行了詳細地家庭實地採訪。為了克服語言障礙,她努力學習當地的語言,以便能夠進行簡單的對話。透過學習當地的語言,安斯沃思對烏干達文化產生了興趣。她更將母嬰互動和斷奶練習的觀察研究,整理發表成為她的第二本研究著作《烏干達的嬰兒期》。[3]此著作的記載反映了跨越語言,文化和地理界限的普遍特徵,至今此著作仍是研究依附理論的發展史,和研究民族學的經典代表。
在1955年至1974年期間,愛因斯沃斯長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當任教授。在1975年,她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搬至維吉尼亞的夏律第鎮,在維吉尼亞大學教學,並於1984年退休,成為一名榮譽教授。[11]
愛因斯沃斯在夏律第鎮度過她的晚年,於1999年3月21日因中風去世,享年85歲。[12]
學術著作
- 《兒童保育與愛的成長》(Child Care and the Growth of Love,1965)
- 《烏干達的嬰兒期》(Infancy in Uganda,1967)
- 《依戀模式》(Patterns of Attachment,1978)
獲得的榮譽
愛因斯沃斯在她的學術生涯中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1984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發展心理學的斯坦利·霍爾獎、[2][3] 1985年的兒童發展傑出貢獻獎和1989年的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她於1992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並於199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學士終身成就獎。[11] [12]
- 馬里蘭州心理學會傑出貢獻獎(1973年)
- 維吉尼亞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83年)
- 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系傑出科學貢獻獎(1984年)
- 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系斯坦利·霍爾獎(1984年)
- 兒童發展研究協會兒童發展研究傑出貢獻獎(1985年)
- 美國心理學會傑出專業貢獻獎(1987年)
- 美國兒科學會兒童發展貢獻獎(1987年)
- 維吉尼亞州嬰幼兒心理健康協會獨特成就獎(1989年)
- 皇家精神病學院榮譽獎學金(1989年)
- 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1989年)
-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1992年)
- 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系傑出貢獻獎(1994年)
- 國際個人關係研究學會傑出職業獎(1996年)
- 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系導師獎(1998年)
- 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學士終身成就獎(1998年)[1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