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1,古稱㶟水,為永定河的上游,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在河北省懷來縣朱官屯與洋河交匯後稱為「永定河」[1]。永定河後經官廳水庫北京南部入海河

Thumb
桑乾河谷

桑乾河長506公里,流域面積2.39萬平方公里,河谷底部海拔約845米[2],主要支流有壺流河御河渾河梨益溝[3] [4]。幹流建有冊田水庫

著名作家丁玲1948年寫成的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即以此河畔的涿鹿縣溫泉屯1946年夏秋土改為原型。

幹流

Thumb


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恢河與發源於山西省左雲縣截口山源子河,在山西省朔州市馬邑鎮會合後始稱桑乾河。流經朔州市、大同市,由大同市陽高縣進入河北省境內陽原縣。石匣里水文站1956-1979年實測,平均每年徑流量6.942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1959年15.26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975年2.12億立方米,最大洪峰量1953年2700立方米/秒,最小洪峰量1975年0.03立方米/秒。歷史洪水調查,1896年最大洪峰量4240立方米/秒。結冰期90-120天,最大河心冰厚1.2米。石匣里水文站實測,1956年後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18.8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33.6公斤/立方米,最大年輸沙量4700萬噸,故有「小黃河」之稱。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上游對水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境內桑乾河流量逐年減少,汛期時有斷流、乾涸現象。桑乾河第二淤灌區、富民灌區及沿岸揚水站點,每年提引水量0.15-0.18億立方米。

支流

洋河

壺流河陽原縣化稍營鎮小渡口村西匯入桑乾河。

水磨溝河,又稱油房溝河。發源於深井鎮草溝村南,在栗家灣村東南入桑乾河。流長10千米。流域面積14平方千米,是宣化縣境內桑乾河支流中唯一常年河;

黑水溝河,發源於王家灣鄉東南,向北流經常嘴、天橋灣、傅家堡、楊家溝等村,在胡家村西人桑乾河。上游稱天橋河,中游稱傅家堡河,下游稱黑水溝河。流長15千米,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

歷史

地質史上,250-300萬年在大同-陽原盆地形成「古泥河灣湖」(也稱「大同古湖」),面積極盛時為10000平方千米。[5]

桑乾河戰國時稱浴水,兩漢、北魏時為治水、灅水,隋時名桑乾水,唐稱桑乾河至今。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