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阿宗教裁判所(葡萄牙語:Inquisição de Goa葡萄牙語發音:[ĩkizɨˈsɐ̃w dɨ ˈɣoɐ])是葡萄牙宗教裁判所葡屬印度的延伸。其目標是加強天主教的正統性和對羅馬教皇宗座的效忠。果阿宗教裁判所迫害印度教徒並摧毀印度教寺廟,以實現皈依。[1][2][3][4][5][6]

宗教裁判所主要針對被指控秘密信奉其先前宗教的新基督徒,以及被指控參與16世紀新教革命的「舊基督徒」(葡萄牙語:cristão-velho)。[7] 罪犯中還包括涉嫌不正常性行為(如肛交口交人獸交等)的人,他們受到了嚴厲的懲罰。[8][9]

宗教裁判所於1560年設立,1774年至1778年間被短暫抑制,此後一直持續到1812年才被廢除。[10] 強迫皈依導致了秘密印度教徒的現象(在冒充基督徒的同時秘密信奉印度教),被指控的人被監禁;根據刑事指控,如果定罪甚至可能被判處死刑。[2][11][12][13][14] 審判官也扣押並燒毀了所有用梵文荷蘭語英語孔卡尼語寫的書籍,懷疑它們包含異端新教材料。[15]

葡萄牙帝國在亞洲的目標是鎮壓伊斯蘭教、傳播天主教、貿易香料[16] 葡萄牙人受到傳教熱情和不寬容的引導,例如 Roberto de Nobili(綽號「白婆羅門」)的馬杜拉(Madura)傳教團,以及前往莫臥兒皇帝阿克巴大帝宮廷的耶穌會傳教團,以及宗教裁判所強迫Malankara教會屈服於羅馬教會[17]

從 1561 年宗教裁判所開始到 1774 年暫時廢除,大約有 16,000 人被指控。 1812年果阿宗教裁判所被廢除時,果阿宗教裁判所的大部分紀錄被焚毀。[11] 因此不可能知道受審人數以及他們所受到的懲罰的確切人數。[2] 倖存的少數記錄顯示,至少 57 人因宗教犯罪被處決,另外 64 人的肖像被焚燒,因為他們在宣判前已經死在監獄裏。[18][19]

向當地神靈供奉等行為被視為巫術;這成為17世紀東方宗教裁判所的重要焦點。[20]

在果阿,宗教裁判所也起訴違反印度教或穆斯林儀式或節慶的人,以及干擾葡萄牙人改變非基督徒信仰的人。[2] 宗教裁判所法將重新皈依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以及使用土著孔卡尼語和梵語定為刑事犯罪[13] 儘管果阿宗教裁判所於1812年結束,但葡萄牙基督教統治下對印度教徒的歧視仍在以其他形式繼續存在,例如1705年至1840年實施的Xenddi稅,該稅與吉茲亞類似。[21][22][23] 宗教歧視隨着1838年葡萄牙憲法和隨後《果阿民法典》引入世俗主義而結束。[2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