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孔龍(屬名:Rinconsaurus)是一屬泰坦巨龍類的蜥腳下目恐龍,來自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模式種異尾林孔龍(Rinconsaurus caudamirus)由Calvo和Riga於2003年根據三具部分骨骼所描述、命名。
林孔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 |
---|---|
林孔龍復原圖(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
科: | †風神龍科 Aeolosauridae |
屬: | †林孔龍屬 Rinconsaurus Calvo & Riga, 2003 |
模式種 | |
異尾林孔龍 Rinconsaurus caudamirus Calvo & Riga, 2003
|
敘述
如同所有蜥腳類,林孔龍是種大型、長頸、四足的草食性恐龍,並擁有一條長、呈鞭狀的尾巴。林孔龍是種體型較嬌小、纖細的不尋常蜥腳類。雖然尚未發現完整的化石,且沒有發現完整的頸部與頭部,完全成長的林孔龍估計體長11公尺、肩高約2.5公尺[1]。雖然目前只有發現一個部份頭骨,不過根據其他有關的泰坦巨龍類頭骨來判斷,林孔龍的頭部可能也是長而狹窄的。
發現及物種
林孔龍的化石是於1997年由Gabriel Benítez在阿根廷內烏肯省林孔德洛斯聖西斯附近的下篷組地層發現的,包括三個個體(兩個成體及一個幼體),並由國立科瑪會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的Jorge Calvo所挖掘。[1]
模式種兼唯一種異尾林孔龍(R. caudamirus)於2003年由門多薩古脊椎動物實驗室的Jorge Calvo和Bernardo J. González Riga所敘述。他們指出林孔龍的獨特衍化特徵,例如尾椎上有明顯的骨突。化石包含:脊椎、四肢骨頭、肩胛骨、骨盆(恥骨、坐骨、髂骨)以及數個肋骨;另外也發現了頭骨碎片,包括一個下頜和兩顆牙齒。這些牙齒類似馬拉維龍。[1]
林孔龍的屬名取自發現地,而種名caudamirus在拉丁語意為「奇異的尾巴」,即指其尾椎不尋常的形狀,尤其是其中一個個體所呈現出「雙前凹-雙內凹-雙後凹-雙外凸-最後又回到雙前凹」的怪異序列。[1]
分類
林孔龍屬於泰坦巨龍類。Coria和Riga根據多個衍化特徵認為林孔龍與風神龍近緣。[1]2007年Casal等人將林孔龍、岡瓦納巨龍及風神龍一起,提議建立一個演化支稱為風神龍族。其中林孔龍與穆耶恩龍構成一個較小的分支林孔龍類。[2]但這個分類群仍有待學界廣泛接納。2011年湯瑪斯·霍茨將林孔龍、風神龍、岡瓦納巨龍、穆耶恩龍、阿達曼提龍、泛美龍、探索龍一起歸類於新建立的風神龍科。[3]2019年González-Riga等人的研究則將林孔龍類改分類至新建立的巨像龍類。[4]
古生物學
如同所有蜥腳類,林孔龍是草食性恐龍。曾在白堊紀泰坦巨龍類糞化石中發現有植物化石及矽化的植物碎片(植結石),顯示牠們以未經挑選、品種廣泛的植物為食。除了一些可預期的植物(如蘇鐵科及松科),2005年出版的發現也記載了一些意料之外、品種廣泛的單子葉植物,如棕櫚科及禾本科等,這些是稻及竹的祖先,從而引發了植食性恐龍與草是協同進化的假說。[5]
泰坦巨龍類的牙齒通常呈竹片狀(湯匙狀)或釘狀。林孔龍的牙齒卻被描述成「鉛筆及鑿狀」,並有大幅傾斜的磨損面。[1]由於嘴部結構無法磨碎食物,牠們可能會像其他蜥腳類一樣專吃樹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