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0.1111973°N 120.171327°E望江門是杭州古城東南部的城門。
歷史
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門。因它的東面有茅山河草橋,又名草橋門。宋末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佔杭城,該門毀於戰火。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東城三里,在此改建永昌門。因在此城樓可遠望錢塘潮,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望江門。[1]
望江門外古時為錢塘江新漲沙地,受錢塘江潮水影響土地鹹鹵無法種植穀物,因而此地農民以種菜為業,然後挑到城裏來賣,因此有「草橋(望江)門外菜擔兒」之民謠。[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