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硬幣(日語:一厘硬貨),或稱一厘銅幣(日語:一厘銅貨),是日本明治年間發行的一種輔助貨幣,材質為銅,面額為「一」,每一千枚價值一日元

Quick Facts 一厘, 國家/地區 ...
一厘
國家/地區日本
價值+11000日元
邊緣光邊
形狀圓形
成分
鑄造年份1874年-1884年
正面
圖案菊花、國號、年號紀年、英文面額
背面
圖案面額
Close

基本信息

More information 版別, 圖案 ...
版別 圖案 發行年代 直徑 重量 材質 正面描述[a] 背面描述 來源
一厘銅幣
1厘銅貨
1874年-1884年 15.75mm 0.9g 98%、1%、1% 菊花紋章、國號、年號紀年、英文面額 面額 [1]
Close

歷史

明治元年(1868年),日本決定按照歐美的貨幣樣式鑄行新貨幣,並將貨幣單位由本來的改變為。但直到明治二年,發行的仍是舊樣式的貨幣。明治四年(1871年),日本頒佈《新貨條例日語新貨条例》,正式確定新幣的樣式。最早根據《新貨條例》製造的一厘銅幣是幣面帶有「明治三年」錢文的試鑄幣,該幣直徑五分二厘,重二分四五一,材質為銅98%、錫1%及鋅1%,幣邊平滑,正面為滿鋪的旭日圖案,右左合為橫書面額「一厘」兩字,因此明治三年的一厘試鑄幣也被稱「旭日橫一厘銅幣」(旭日横1厘銅貨);背面中央為菊花紋章,菊花上方為兌換說明「十枚換一錢」,下方為年號紀年「明治三年」[1][2]

明治六年(1873年)八月,日本太政官頒佈太政官達日語太政官布告・太政官達,修改一厘銅幣的樣式,直徑、幣材未變,重量改為二分四五一,正面為僅有豎寫的面額「一厘」兩字,背面中央為菊花紋章,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錢幣中心,包括順時針的「大日本·明治○○年」(○○為紀年漢字)和逆時針的英文面額「1 RIN」字樣。紀年為「明治六年」的部分一厘銅幣的英文面額為「1 MIL」,但存在數量很少[2]。明治七年(1874年),一厘銅幣正式開始發行[1]

1953年,日本政府頒佈《小額通貨整理法》,面額低於一日元的貨幣被廢止,一厘硬幣與其他小額貨幣皆退出流通[3]

版別與鑄造量

More information 幣面紀年, 公元紀年 ...
明治年間一厘銅幣鑄造量
幣面紀年 公元紀年 鑄造量/枚 數據來源
明治六年 1873年 6,979,260 [2]
明治七年 1874年 [2]
明治八年 1875年 3,718,840 [4]
明治九年 1876年 23,000 [2][4]
明治十年 1877年 [2]
明治十三年 1880年 810 [4]
明治十五年 1882年 3,632,360 [4]
明治十六年 1883年 14,128,150 [4]
明治十七年 1884年 16,009,130 [4]
Close

備註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