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紹爾特斯(德語:Stefan Soltész,匈牙利語發音:[ˈʃolteːs];1949年1月6日—2022年7月22日),匈牙利裔奧地利指揮家。他在維也納接受培訓,1997年至2013年兼任埃森阿爾托劇院的藝術指導和音樂總監,並帶領該歌劇院獲得了國際認可。
生平
紹爾特斯出生在匈牙利的尼賴吉哈佐[1],四歲開始學習鋼琴。[2]他於1956年來到維也納,10歲時成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成員[2][3],14歲開始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3],並師從漢斯·斯瓦洛夫斯基學習指揮。[4][5]
1971年,他在維也納河畔劇院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擔任樂長(德語:Kapellmeister)[3];隨後在1973年至1983年期間,他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擔任聲樂指導和指揮[3],並在1979年至1981年期間擔任格拉茨歌劇院的客座指揮。[4]在1978年、1979年和1983年的薩爾茨堡音樂節上,他擔任卡爾·貝姆、克里斯托夫·馮·多赫南伊和赫伯特·馮·卡拉揚的音樂助理。[4][5]
1983年至1985年,紹爾特斯在漢堡國立歌劇院指揮,1985年至1997年在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指揮。[5]1988年至1993年,他在不倫瑞克州立劇院擔任音樂總監(德語:Generalmusikdirektor, GMD),1992年至1997年在安特衛普和根特擔任弗拉芒歌劇院的首席指揮。[5]
從1997年到2012/13演出季結束,紹爾特斯同時擔任埃森阿爾托劇院的藝術指導和音樂總監。[5][6]該劇院在2008年被《歌劇世界》雜誌評為「年度歌劇院」,而埃森愛樂樂團在2003年和2008年被評為「年度樂團」。[3][4]
紹爾特斯是歐洲歌劇院的常客,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法蘭克福歌劇院、羅馬歌劇院、匈牙利國家歌劇院、華沙大劇院、莫斯科大劇院和日內瓦大劇院。[5]他曾在巴黎歌劇院、蘇黎世歌劇院、阿姆斯特丹市政歌劇院、卡塔尼亞馬西莫貝利尼劇院、畢爾巴鄂歌劇院、布宜諾斯艾利斯哥倫布劇院、三藩市歌劇院、皇家歌劇院以及日本、台灣、華盛頓客座指揮演出。他曾在奧克西塔尼蒙彼利埃法國廣播節、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音樂節、薩翁林納歌劇節、巴登-巴登五旬音樂節(德語:Baden-Baden Pfingstfestspiele)、比薩的世界之心(拉丁語:Anima Mundi)、韓國統營國際音樂節和格林德伯恩歌劇節等音樂節上指揮演出。[5]
2022年7月22日,紹爾特斯在慕尼黑國家劇院指揮理察·史特勞斯的《沉默的女人》演出時暈倒,隨後在附近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3歲。[7][8][9][10][11]
錄音
紹爾特斯指揮的唱片包括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12]、朱塞佩·加扎尼加的《唐璜》(意大利語:Don Giovanni)[13]和亞歷山大·哲林斯基的《灰欄記》[14],以及與格蕾絲·班布麗[15]、盧西亞·波普[16]和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錄製的詠嘆調選段和藝術歌曲。[17]他還錄製了孟德爾遜的兩部索福克勒斯悲劇配樂作品:《安提戈涅》(Antigone)[18]和《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德語:Ödipus in Kolonos)。[19]2010年,他與埃森愛樂樂團和女高音尤利婭·鮑爾一起錄製了阿爾班·貝爾格的《露露組曲》和漢斯·維爾納·亨策的《激情加》(Appassionatamente plus)[20],作為埃森代表魯爾區參選歐洲文化之都活動的一部分。[21][22]該專輯獲得了格林美獎和國際古典音樂獎(ICMA)的提名。[4][5]2012年,Arthaus Musik 發行了紹爾特斯2011年在巴登-巴登節日劇院指揮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現場錄製的史特勞斯《莎樂美》藍光和DVD視頻[23],獲得了廣泛好評。[24][25][26]
獎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