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爾M1912,又名斯泰爾—哈恩,是一款由斯泰爾—曼利曼公司於1911年設計的半自動手槍。它的機械結構原自羅特–斯泰爾M1907手槍。奧匈帝國軍隊在1912年採用其為制式手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被證明為能夠在惡劣的塹壕環境中正常使用。原版的M1912發射9×23毫米斯泰爾彈,但二戰期間斯泰爾曾為德軍生產過9×19毫米帕拉貝倫口徑的版本。
Steyr M1912 | |
---|---|
類型 | 半自動手槍 衝鋒手槍(Repetierpistole M1912/P16) |
原產地 | 奧匈帝國 |
服役記錄 | |
使用方 | |
參與戰爭/衝突 |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斯泰爾—曼利夏兵工廠 |
生產日期 | 1912—1945年 |
製造數量 | 約300,000把 |
衍生型 |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1.2公斤(2.6磅) |
長度 | 216 mm(8.5吋) |
槍管長度 | 128 mm(5.0吋) |
子彈 |
|
槍機 | 短行程後座、單動 |
發射模式 | 半自動 半自動、全自動,可選射(衝鋒手槍型) |
槍口初速 | 1,230 ft/s(375 m/s)[註 1] |
有效射程 | 50米(160呎) |
供彈方式 | 8發內置彈倉,可用橋夾裝填 16發內置彈倉(M1912/16) |
瞄具 | 鐵製機械瞄具 |
衍生型
在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德意志國防軍向斯泰爾訂購了60,000把發射9×19毫米帕拉貝倫彈的M1912手槍。這些手槍在德軍中服役至二戰結束。在德軍服役期間,它的正式名稱為9mm P12(Ö) (Ö代表Österreichisch,即"奧地利")。此外,這批手槍在扳機處也印有國防軍之鷹(Wehrmachtadler)圖案,而最明顯是在槍身左側印有"P-08"或"08"字樣,以標示該槍使用德軍1908年式彈藥[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斯泰爾推出了一款M1912的衝鋒手槍衍生型,名為M1912/P16型連發手槍(Repetierpistole M1912/P16)。它以一個不可拆卸的16發容量彈倉供彈,裝填彈藥時可使用兩個8發容量的橋夾把子彈壓入彈倉。該槍配備了一個可卸式槍托,以及裝設在握把右邊,接近扳機位置的選射掣(扳向下是半自動,向上則為全自動)[1]。M1912/16的射速約為每分鐘800—1,000發,全槍重約2.6磅。它在1916年推出,並被視為世上第一款衝鋒手槍,但其生產量卻十分少。據指斯泰爾合共只製造了960把M1912/P16。
M.12型雙聯裝手槍(Doppelpistole M.12)是一款將兩把M1912/P16手槍加上槍托的衝鋒槍改型[3][4]。然而,只有極少數該款手槍出廠。
腳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