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鬥爭(德語:Kulturkampf)是指普魯士王國羅馬天主教會在1870年代的政治角力[1]。 當時普魯士王國首相卑斯麥於1871年到1878年所頒佈的政策,旨在減少羅馬天主教會對普魯士的影響和權力。該政策最終失敗告吹。

Thumb
德國諷刺報刊喧聲》的一幅政治漫畫描繪當時文化鬥爭的情況,圖中兩人分別為教宗(右)與俾斯麥。教宗:「無可否認,最後此舉讓我不愉快,但我沒有在這次鬥爭中輸掉;我還有一步非常漂亮的秘招。」俾斯麥:「這也將是最後一步,然後你會在幾個回合內被將死──至少在德國。」

歷史

俾斯麥作為堅定的新教徒,從未完全相信羅馬天主教徒對德意志帝國的忠誠度[2]。此前,教宗無誤論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中由教宗庇護九世正式頒佈為天主教教義,使得德國天主教徒內部產生分裂,也引來的普魯士政府的干涉[2]。德國政府認為羅馬天主教會在德國東方激起波蘭民族主義情緒。德國天主教徒支持教廷的行為也使俾斯麥對天主教徒產生了懷疑。天主教徒此前在 1870 年成立了德國中央黨,不信任新教為主體的普魯士在德國內的主導地位,也經常反對俾斯麥的政策[2]

由1871年至1876年,普魯士政府頒佈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削弱天主教會的勢力。政策包括對神職人員的教育背景提出要求並進行考核、禁止耶穌會的工作、將教育和婚姻世俗化(即取消教會主導的制度)等[3]。一部分沒有遵守此些政策的天主教神父和主教被驅逐出境或監禁。但文化鬥爭反而使天主教徒更加團結[3]。在 1874 年的選舉中,中央黨的得票數反而增加了一倍[3]。至1870年代後期,俾斯麥開始傾向於保守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而非自由主義,並逐漸結束了文化鬥爭、修改了部分針對天主教會的法律[3]

有學者認為,文化鬥爭造就了德國中央黨,並使其成為了此後數十年在德國政壇上不可輕視的勢力[3]。甚至二戰後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也深受德國中央黨影響[3]

另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