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公(閩東語:Nā-gŭng),或作拿王爺、協佑尊王,是福建民間信仰中的一位神祇,名叫卜福,字子偃,其信眾主要分佈在閩江中下游,以福州為盛,閩南一帶同樣也有信奉者,另外在琉球群島也有拿公信仰。他被傳為宋朝末年閩北邵武縣拿口鎮人,故稱「拿公」,為救當地民眾於瘟疫而犧牲並成神,明初又再度顯靈拯救福州城。他被認為是仁義之士,能保佑民生和行船平安、也是福州的水神和井神,其配偶神拿婆亦具相同職能。清代小說《閩都別記》中敘述了拿公的許多事跡。
生平傳說
清代林楓的《福州考古略》中記載拿公姓卜,是邵武拿口行船的商人,一天在船中聽見神語告知某日某地將有人投毒到水中,於是就按其指示果然發現有人將毒物投入水中,拿公就下水將毒物全部吞下以救當地百姓,隨即毒發而死,面色靛青,成為了土神,後來則保佑海船免於觸礁。[1]
根據清代小說《閩都別記》的敘述,拿公姓卜名福,邵武拿口人,宋朝末年人氏,當時惡鬼想往當地的200口井中投毒丸傳播瘟疫,被拿公發現,拿公為救當地百姓,隨即搶下毒丸全部吞下,並毒發死亡,其妻趕來抱屍痛哭,也被毒氣熏死。當地居民就建廟祭祀卜氏夫婦,並因拿口的地名而稱其為「拿公」、「拿婆」。
明朝初年,朱元璋部將湯和由海路攻打福州,在五虎門受阻不克,就張榜求攻城之計,並在榜文中揚言攻破福州後要屠殺全城所有人口,原文為「俟破城,不留一人。」,這時拿公顯靈,攜拿婆駕小舟到五虎門外向湯和獻攻城計策,條件是改動榜文中的一個字,湯和欣然同意,拿公就率湯和艦隊繞開守軍艦船,從另一條水路抵達福州城下,出其不意拿下福州。此時湯和兌現承諾讓拿公改字,拿公就將「不留一人」改為「不殺一人」,遂拯救福州全城百姓。
拿公廟及拿公信仰
拿公既是福州的井神、水神,能保佑人民免於瘟疫,是防瘟之神。又是保佑船隻航行的海神。[3][4]他被封為「護國天下兵馬司協佑尊王」。[1]拿公廟主要分佈在閩江流域,在閩江下游的福州較為盛行,閩南一帶同樣亦有信奉,此外在琉球群島也有拿公廟存在。比如福州大廟路就有一座拿公廟。每年拿公誕時,都會在拿公廟舉行慶典。[5]清代出海的福建船員很多都祭拜拿公,當時往來福建和琉球之間的船隻常把拿公和媽祖像供奉在船內以保佑平安。根據清代齊鯤、費錫章所著的《續琉球國志畧》記載,每當冊封船隊出使琉球時,都要將媽祖和拿公的神像奉安頭號封舟,陳尚書的神像奉安二號封舟;凡在途中遇上風暴,冊封使便會親自焚香向媽祖和拿公神像祈求平安。[6]
在福州與琉球王國的頻繁交流以及前往琉球的福建移民影響下,拿公信仰也被帶到了琉球,琉球的「如公社」就是一座拿公廟。拿公廟也是福州疍民的重要信仰之一。[7][8]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