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招魂,是一種在人死亡後所舉行的傳統儀式,該儀式現多見於東亞地區。[1][2][3][4][5][6][7][8]
在臺灣及香港地區,該儀式通常由死者親屬在其死亡地點委請道士或和尚主持,並由親屬持幡招魂。
在香港地區,如果死亡地點在街外,眾人還會為亡者進行路祭,其主要目的是招魂;而且,實行此儀式者經常來自各信仰背景[9][10]。
在史料的記載中,招魂儀式起源非常早。《楚辭》即有《招魂》一章。[11]周代的一些文獻中就說,死者親屬要從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就呼名呼字,連呼三聲,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於衣,然後從屋的後面下來,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這件衣服又叫做「腹衣服」。這件「衣服」被人所穿着,染上了人的肌膚香澤,有着肉體和氣息的雙重聯繫;魂魄也許會被它所吸引,依著熟悉的味道或形狀而歸附回來。《南齊書·張融傳》記載張融「遺令人捉麈尾登屋復魂,曰:『吾生平所善』」。
泰傣民族民間信仰的「拴線儀式」也譯為「招魂」。據說過去的傣族,幾乎家家都準備着叫魂的「魂籮」,招魂的時候,就把死者生前的衣服裝在竹籮裏,放上白米和白線,表示要把靈魂提回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