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光嚴天皇(日語:後光厳天皇ごこうごんてんのう Go-kōgon Tennō;1338年3月23日—1374年3月12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第四代天皇(1352年9月25日—1371年4月9日在位),諱彌仁(日語:弥仁いやひと Iyahito)。

Quick Facts 彌仁 ...
彌仁
在位期間:
1352年9月25日-1371年4月9日(18年196天)
前任:崇光天皇
繼任:後圓融天皇
Thumb
後光嚴天皇像
(日本宮內廳藏《天子攝關御影》)
時代 室町時代南北朝時代
年號 觀應
文和
延文
康安
貞治
應安
首都 京都
皇居 京都御所
別名 光融(法名)、延文聖主
出生 建武五年三月二日
(1338-03-23)1338年3月23日
逝世 應安七年一月廿九日
1374年3月12日(1374歲—03—12)(35歲)
柳原殿
陵墓 深草北陵
父親 光嚴天皇
母親 三條秀子
典侍 廣橋仲子
皇子 緒仁親王(後圓融天皇
熙永親王
堯仁法親王
堯性法親王
亮仁入道親王
覺增法親王
覺叡法親王
道圓入道親王
明承法親王
行助入道親王
寬守法親王
聖助法親王
寬教入道親王
治子內親王
見子內親王
簽名 Thumb
Close
Quick Facts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後光厳天皇
假名ごこうごんてんのう
平文式羅馬字Go-kōgon Tennō
Close

略歷

後光嚴天皇是光嚴天皇的第二皇子,年幼時由祖母西園寺寧子(廣義門院)撫養長大。後來在妙法院出家,法名光融。1351年,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尊氏決定歸降南朝,廢黜了北朝朝廷,北朝的崇光天皇光嚴上皇以及皇太子直仁親王[1]等人都被幽禁,史稱正平一統。翌年南朝的後村上天皇趁足利尊氏出征關東之機攻佔了京都。不久足利義詮就率幕府軍收復京都。為了斷絕北朝一系的皇位,南朝軍將北朝方面的崇光天皇光嚴上皇光明上皇和皇太子直仁親王等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物全部押往了南朝的行宮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囚禁。

經過這次事件後,足利義詮決定重建北朝朝廷。但當時北朝的重要皇族成員都被擄往賀名生,北朝朝廷的公事被迫停止。足利義詮在同關白二條良基商議之後,決定讓彌仁王即位,並邀請西園寺寧子(廣義門院)擔任治天之君。朝臣們援引古代繼體天皇的先例,於陰曆8月17日迎彌仁王踐祚,是為後光嚴天皇。

後光嚴天皇是在沒有三神器的情況下即位的,缺乏正統性,北朝的權威被弱化。因此天皇竭力同室町幕府保持良好的關係。

1370年(應安2年)後光嚴天皇欲讓位給自己的第一皇子緒仁親王,向室町幕府諮詢意見。而於1357年被釋歸京的兄長崇光院則主張把皇位還給自己的兒子榮仁親王。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諮詢了管領細川賴之的意見之後,決定尊重天皇的意見。翌年後光嚴天皇讓位給了緒仁親王,是為後圓融天皇。後光嚴自己則開設院政

此後興福寺僧人抬着春日神木進入京都強訴,北朝朝廷處於廢朝的狀態。後光嚴上皇下令對強訴者進行鎮壓,遭到僧眾的激烈抵抗,僧眾將神木留在了京都,最後迫使上皇下令將主張鎮壓的公卿處分。此次事件使上皇陷入孤立,1374年病逝。

系譜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