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637年—711年),字奉孝貝州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武周官員,唐高宗時宰相張文瓘之侄,700年七月接替外甥李嶠為宰相[1],舅甥兩人相互為相,被當時人稱榮。次年三月,因參預謀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遭到武氏諸王忌恨,被以貪贓罪名罷職,流放循州(今廣東惠州東)。唐中宗即位後,逐漸升為工部尚書,東都留守。韋皇后毒死中宗後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讓張錫與刑部尚書裴談作宰相,10天後韋皇后被殺,他貶為絳州刺史。不久在長子張歡任縣令的剡縣縣衙中去世。

Quick Facts 張錫, 出生 ...
張錫
出生637年
逝世711年
唐朝越州剡縣
職業唐朝武周官員
Close

家世

出身清河張氏

  • 五代祖:張彝北魏光祿大夫
  • 高祖:張始均尚書郎
  • 曾祖:張宴之北齊太常卿,徐、兗二州刺史。生張虔威、張虔雄兄弟。
  • 祖父:張虔雄,隋汾陰、壽春、陽城三縣令。生張文禧、張文琮、張文瓘
  • 父:張文琮,唐戶部侍郎、復亳建三州刺史[2]房遺愛的表兄[3],有文集二十卷。生張戩、張挹、張概[4]、張錫等子。女為張錫姐生子李嶠。

生平

張錫是張文琮第五子,19歲舉秀才,20歲以孝廉登科,授霍王府參軍,轉任英王府法曹參軍。後舉茂才高第,改任絳州司戶,入朝為通事舍人。歷任福昌縣令、戶部員外郎、職方郎中、果州長史、地官、夏官郎中、夏官、冬官、吏部侍郎、權檢校殿中少監。久視元年(700年)七月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接替外甥李嶠為宰相。舅甥相互為相,被時人稱榮。張錫與鄭杲兩人掌管吏部官員任命,大足元年(701年)三月因支持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遭到武氏諸王忌恨[5][6],以泄露禁中語、貪贓罪入獄,與另一宰相蘇味道同室,張錫在獄中氣色如常,胃口不減,蘇味道則獨自席地吃飯,一副害怕可憐狀。武則天知道後,只將蘇味道貶官,下令張錫斬首,臨刑時才被赦免,流放循州(今廣東惠州東)。之後流放地改為泉州越州[7]

705年,唐中宗即位,張錫恢復官職為都水使者,後歷任工部侍郎兼修國史、尚書左丞、工部尚書、東都留守,封平原郡公。當時中宗舉行宴會,讓近臣及學士們各自獻藝,工部尚書張錫跳《談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跳《渾脫》舞,左衛將軍張洽跳《黃麞》舞,左金吾衛將軍杜元琰念誦《婆羅門咒》,給事中李行言唱《駕車西河》,中書舍人盧藏用效仿道士上章、國子司業郭山惲誦《詩經》《鹿鳴》、《蟋蟀》兩篇[8]。作為修史官,他還與左散騎常侍柳沖、左僕射魏元忠、史官徐堅、劉憲等八人重新編修了《氏族志[9]

710年7月3日,唐中宗韋皇后毒死後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下詔讓張錫與刑部尚書裴談同中書門下三品[10]。六月庚子(7月21日)夜晚,臨淄王李隆基與姑母太平公主聯合,發動唐隆之變,韋皇后被殺,才任宰相10日的張錫被貶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年老致仕[11]

唐睿宗即位後,外甥李嶠因在韋皇后時期曾上書外放睿宗父子,被令隨子虔州刺史李暢赴任[12]。張錫也一同被令與兒子剡縣令張歡赴任,死於剡縣官衙,年七十五[13]

家庭

夫人范陽盧氏,封齊國夫人。有三子:張歡、張宙、張寂。孫張惟一襲封平原郡公[14]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62》,出自脫脫宋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94》,出自脫脫宋史

註釋及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