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貢院為中國封建時代廣東地區省一級舉行科舉鄉試的場所,始建於南宋,歷史上多次遷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址於廣州內城東南隅小南門內承恩里,即今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文明路東端,其範圍包括今廣東省博物館舊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明路總館東部和廣東實驗中學等地。清代時廣東貢院曾與順天貢院、江南貢院和河南貢院並稱為中國四大貢院,今建築僅存龍虎牆與明遠樓。
歷史
廣東貢院始建於南宋淳祐十年(1250),原在廣州城東北,元末毀於戰亂。明初鄉試考場一度設在光孝寺,宣德元年(1426)重建貢院於內城東北隅小北門內西竺寺舊址[志 1],即今小北路北段的大石街、小石街和洪橋街一帶,明末又毀,今明代貢院附近尚存洪橋街(原黌橋街)、天香街、丹桂里(原丹桂巷)和步蟾坊等與貢院科舉相關的地名[1]。
清初則先後於光孝寺、廣東布政使司署和明代總兵府舊址[注 1]舉行鄉試,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廣東巡撫李士楨主持重建貢院於城東南隅承恩里,此後經歷了兩次重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毀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次年重建,咸豐七年(1857)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十一年(1861)重建)和四次擴建(道光元年(1821)、二十二年(1842)、同治二年(1858)、同治六年(1862)四次擴大號舍規模)。此外嘉慶十七年(1812)將廣州城牆東南角上的四方樓改建為魁星樓,因其靠近貢院,攸關文風[志 2]。清代貢院附近同樣留下了拾桂坊、龍騰里等與貢院科舉相關的地名[2]。
光緒三十二年(1905)科舉廢除,兩廣總督岑春煊奏改貢院為培養中學及師範學堂師資的兩廣優級師範學堂,民國元年(1912)改稱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民國十三年(1924)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明令該校與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為廣東大學,十五年(1926)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大學。民國二十一年(1932)中山大學遷至石牌新址,原址屬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後演變為今廣東實驗中學。
自改為兩廣優級師範學堂開始,原貢院建築即被陸續拆除以興建新校舍,其中南部建操場,因民國十五年(1926)國民革命軍曾在此誓師北伐,今改為革命廣場[3];中部建大鐘樓、西堂和東堂等西式建築,中山大學時期曾分別作為禮堂、文學院教學樓和理工學院教學樓與實驗室,僅存的明遠樓則作為圖書館閱覽室。後因大鐘樓因於民國十三年(1924)作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民國十六年(1927)魯迅任教於中山大學時也一度居住於此,1959年改為由廣東省博物館所轄的廣州魯迅紀念館,現同時作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保護(文明路215號),西堂於20世紀80年代被拆除改建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明路213號),東堂抗日戰爭時期被毀,1957年原址劃歸籌建中的廣東省博物館並興建陳列大樓(文明路215號)[2]。
建築
全盛時期的廣東貢院坐北朝南,按咸豐十一年(1861)重建時的規模為東西四十五丈(約155.25米[注 2]),南北一百一十四丈(約393.3米),北近惠愛大街、東南臨城牆、西靠民舍及禺山書院,即今北起中山路、南至文明路、東至越秀中路,西至龍虎牆[4]。主體建築呈左右對稱的長方形佈局,分為候場、試場、外簾辦公(監考官員辦公)和內簾辦公(閱卷官員辦公)四個區域,中軸線上以明遠樓為中心,外三門、內三堂[志 3]。
其中,外三門自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和龍門,頭門即廣東學政點名入場之處,頭門外設照壁、鼓樓和旗杆等,並以屏牆圍合成廣場(東開興賢門、西開育才門),參試士子在此候場。內三堂自南至北依次為「至公」、「戒慎」和「聚奎」三堂,戒慎堂以北有門以分隔內外簾,分別居住內外簾官。外簾辦公區內以至公堂為貢院大堂,左右為收卷、掌卷、對讀、彌封、謄錄、供給各所,戒慎堂左右為監臨、提調、監試各所;內簾辦公區內的聚奎堂為主考官住所及閱卷之處,東西為同考官住所及閱卷之處[志 4]。明遠樓為巡查官指揮、巡視和號令整個考場之處,東西為號舍,即試場區,其四角設望樓,東西兩側設夾道,中部道路兩側設水井二十四口。每間號舍按訓蒙讀本《千字文》字號排列,如「天」字在東,「地」字在西,「玄」字在東,「黃」字在西,依此類推[2]。
歷康熙始建至清末,廣東貢院的號舍數量不斷增加,最初為五千餘間,道光元年(1821)兩廣總督阮元認為原號舍低下狹小,重新改擴建,數量達到七千六百餘間。道光二十二年(1842)和同治二年(1858)又分別增加五百餘間,達到八千六百五十四間。原廣東鄉試四千餘人,取中七十一人,同治時上諭以廣東省捐輸及釐金數額較大,增加鄉試中額以示嘉獎,故同治六年(1862)廣東巡撫蔣益澧再增號舍三千餘間,最終達到一萬一千七百零八間,同年廣東鄉試也達到應試萬餘人、取中一百零九人的規模[志 5]。按阮元重修碑記,當時擴大重建後的號舍寬三尺四寸(約1.08米[注 3])、深四尺六寸(約1.47米)、高六尺五寸(約2.08米),前後之間的長巷深二尺一寸(約0.67米)。號舍內架設號板兩塊(原上長下短,後改為同長),白天可分開寫作,晚上可並起睡臥,巷尾設有廁所[志 6]。
龍虎牆和明遠樓為廣東貢院現存的主要建築,其中龍虎牆即放榜牆,因放榜多在九月的寅日或辰日,寅屬虎、辰屬龍故名,原為貢院西界牆的一部分,現狀存長約30米、高約4米的青磚牆,位於德政中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西門邊,為防止牆體倒塌而以水泥柱加固[5],2005年被列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6]。
明遠樓因漆為紅色又俗稱紅樓,現位於越秀中路125號大院內33號,為木結構兩層樓閣,佔地面積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平方米,旁有兩棵樹齡超過160年的木棉樹。建築面闊進深均為五間,樓身面闊進深均為三間,上下層柱位對齊無收分,構架為七架桁屋前後三步梁用四柱周圍廊,抬樑穿鬥混合式結構,樓梯設置在東側迴廊內,首層外檐柱施插栱(丁頭栱)承托挑檐梁挑出腰檐(角柱施兩跳、其它施一跳),二層同樣施插栱承托挑檐梁出檐,重檐歇山頂上覆以黃琉璃瓦[注 4],具有典型的清代嶺南建築特色[7]。2016年大修後作為廣東貢院歷史陳列館對外開放,內設《從紅樓到鐘樓——清代科舉與廣東近代教育發展》專題陳列[8]。
2014年在維修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加固地基時於南牆角發現號舍遺址,2015年又在庭院施工過程中發現中軸線上的條石路面通道和兩口水井,其中號舍遺址距離地面不到半米深,其地基和室內鋪面大部分保存完整,建築規模與文獻記載相同。遺址中出土了大量明清陶瓷殘件,多為燈具、碗碟等日常用品,推測為考生所遺棄。兩口水井分別位於大鐘樓向南大院露天的芒果樹下和東外牆4米、地下0.3米處,井面砌有方形井台石壁,井身以圓形青磚所砌[9]。現兩處遺址均已在清理後對外展示。
鄉試
清代廣東鄉試共選拔舉人六千餘名,其中考取舉人後繼而進京考取狀元的有三名,分別為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狀元番禺人莊有恭、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狀元吳川人林召棠和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狀元順德人梁耀樞。五邑人黃章於康熙二十年(1681)參加鄉試時已99歲,應試時讓曾孫提着「百歲觀場」燈籠,為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科舉考生[10]。
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黃遵憲、康有為和梁啓超亦曾在廣東貢院應試,其中黃遵憲參加兩次廣東鄉試未中,清同治十一年(1872)參加順天鄉試被錄取為一百四十一名舉人。康有為參加兩次順天鄉試未中,光緒十九年(1893)參加廣東鄉試被錄取為第八名舉人,梁啓超則在光緒十五年(1889)參加廣東鄉試被錄取為第八名舉人[2]。
此外,清代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第三回稱范進中舉的捷報為「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即范進同樣通過廣東鄉試考取舉人。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