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興語(布幸、布醒、佧米、佧比;IPA: [puʃiŋ])是一種在老撾北部豐沙里省和中國雲南勐臘縣由約2,000人使用的南亞語系語言。[1]
名稱
Yan & Zhou(2012:157)列舉了下列布興語名稱:
布興語將克木語稱作ta mɔi。
分類
保羅·西德維爾(2014)[3]和Svantesson(1990)將布興語歸為佤德昂語支。它與抗語和廣林語親緣關係最近。
分佈
在老撾,布興語在下列村莊由2,000人使用(Gao 2004)。使用者自稱「Laubit」。
- 南離
- 南蘭
- 南良
- 南博
- 本尖昧
- 南拖
- 本攜灰
- 本凡竮
- 南耐
Kingsada(1999)研究了老撾豐沙里省本訥縣拿叻村的布興語。[4]
在雲南勐臘縣,布興語在2000年在下列村由539人使用(Gao 2004)。
在雲南勐海縣有一批勐混八甲人(注意與使用台語的勐海縣勐阿鎮的八甲人不一樣),在和緬甸撣邦的國境線邊附近(Zhou 2013)。他們生活在雲南勐海縣勐混鎮曼必村[7](有48戶217人),目前被分為布朗族。[8]他們的內名是曼必或必。勐混八甲人認為他們的祖先來自老撾。他們被認為是卡必、老撾布朗族或曼必人。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八甲人,這是官方給他們的稱呼,但他們不覺得自己和使用傣語的勐阿八甲人有關。Yunnan(1979)[9]基於這群人的內名和語言認定八甲是傣仂語方言。截至1960年共有225八甲人,從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老肩山鄉八甲村遷來。[9]Yunnan(1979)將八甲人的位置記錄為勐海縣勐阿區景播鄉。[10]
據Yunnan(1979)[9],勐臘縣卡別人與一群稱作布崩的人關係很近,截至1960年有15戶和約100人,且使用哈尼語。Yunnan(1979)將卡別和布崩都歸為哈尼族。
更多
- Badenoch, Nathan (2015). Phonological sketch of the Bit language of Luang Namtha, Laos. Presentation at SEALS 25. Chiang Mai.
- 高永奇(2004). 布興語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 顏其香 & 周植志(2012). 中國孟高棉語族語言與南亞語系.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外部連結
- http://projekt.ht.lu.se/rwaa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WAAI (Repository and Workspace for Austroasiatic Intangible Heritage)
- http://hdl.handle.net/10050/00-0000-0000-0003-9381-D@view Bit in RWAAI Digital Archive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