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孟子始,至第一任宗聖奉祀官孟慶棠,孟子世家大宗系歷73代。孟子先祖由不窋起至孟捷,皆取於正史。孟墓至孟激一段,則取自《孟子與孟氏家族》一書。然而孟子以後,45代孟寧以前相承之世系,有多處與正史不符,並不足信,只作參考。

孟子先祖

傳疑時期

More information 世系, 稱謂 ...
世系 稱謂 備註
世祖 黃帝
世祖 玄囂
世祖 蟜極
世祖 帝嚳高辛氏
世祖 后稷
Close

夏至春秋時期

此前一段世系失考

孟子

  • 孟子,孟軻,字子輿,娶田氏。

孟子後裔

  • 第2代 孟仲子,宋政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 第3代 孟睪
  • 第4代 孟寓
  • 第5代 孟舒,漢時初事趙王張敖,後為雲中太守。
  • 第6代 孟之後
  • 第7代 孟昭,博覽經史,該貫古今,漢為博士。
  • 第8代 孟但,善易道,漢武帝時為太子門大夫。
  • 第9代 孟卿,事淮陽太守瑕丘蕭奮,善為《禮》、《春秋》,授后蒼、疏廣。
  • 第10代 孟喜,字長卿,從田王孫受《易》,舉孝廉為郎,曲臺署長,病免,為丞相椽。
  • 第11代 孟鎡
  • 第12代 孟興,仕漢為尚書。
  • 第13代 孟嘗,字伯周,初為會稽郡戶曹史。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後遷合浦太守。
  • 第14代 孟展,字君誠。
  • 第15代 孟戫,漢桓帝時為濟陰太守,靈帝中進太常。熹平6年,任太尉。漢光和1年,罷。
  • 第16代 孟敏,字叔達。
  • 第17代 孟光,字孝裕,漢靈帝末為講部吏,漢昭烈帝時為議郎,後主踐祚,為符節令、屯騎校尉、長樂少府,遷大司農,後坐事免。
  • 第18代 孟康,字公休,魏黃初中,以於皇后郭女王有外屬,並受九親賜拜,遂轉為散騎侍郎。正始中,為弘農太守,領典農校尉。嘉平末,徙渤海太守,徵入為給事中散騎常侍,遷中書令,後轉為監,封廣陵亭侯。
  • 第19代 孟宗,字恭武,以吳主孫皓字元宗,因易名仁。初為驃騎將軍朱據軍吏,後補為監池司馬,遷吳令。歷豫章太守,遷光祿勳、御史大夫。寶鼎3年,為司空。為24孝之一,即「哭竹生筍」事。
  • 第20代 孟楫,晉惠帝時為廬陵太守。
  • 第21代 孟觀,字叔時。晉惠帝即位,稍遷殿中中郎,後以為黃門侍郎。再遷積弩將軍,封上谷郡公。司馬倫篡位,署為安南將軍、監河北諸軍事,後司馬倫被推翻,斬首於洛陽,被夷三族。
  • 第22代 孟嘉,字萬年,初辟郡廬陵從事,嘗為謝永別駕。後舉秀才,又為庾翼府功曹,再為桓溫參軍。轉從事中郎,遷長史。
  • 第23代 孟懷玉,晉末為建武司馬,後封鄱陽縣侯,又為鎮軍參軍、下邳太守。宋義熙3年,出為寧朔將軍、西陽太守、新蔡內史,除中書侍郎、轉輔國將軍、領丹陽府兵、戍石頭。後為中軍咨議參軍,又封陽封縣男。後復為太尉咨議參軍,征虜將軍。8年,遷江州刺史,尋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汝南、潁川司州之松滋六郡諸軍事、南中郎將。11年,加持節。終追贈平南將軍。
  • 第24代 孟表,字武達,初仕南齊為馬頭太守,魏太和18年據郡降魏,除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領馬頭太守,賜譙縣侯。後因功封汶陽縣開國伯,遷征虜將軍、濟州刺史,為散騎常侍、光祿大夫,進號平西將軍。世宗末,降平東將軍齊州刺史。延昌4年卒,贈安東將軍、兗州刺史,諡曰恭。
  • 第25代 孟斌,事魏孝文帝為右丞。
  • 第26代 孟威,字能重,歷東宮齊帥、羽林監。魏永平中,自鎮遠將軍、前軍將軍、左右直長,加龍驤將軍,出使高車。還,遷城門校尉、直閣將軍、沃野鎮將。正光初,以兼散騎常侍為副使,從陸希道使迎蠕蠕主還國。復,以兼平北將軍、光祿大夫、假員外常侍為使,護送之。前後頻使遠蕃,復加撫軍將軍。普泰中,除大鴻臚,尋加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天平3年卒,贈使持節、侍中、本將軍、都督冀瀛滄三州諸軍事、司空公、冀州刺史。
  • 第27代 孟恂
  • 第28代 孟儒
  • 第29代 孟景,仕隋煬帝為鷹揚郎將,宇文化及之變後,為竇建德所戮。
  • 第30代 孟善誼,仕隋為河內通守。
  • 第31代 孟詵,唐高宗時擢進士第,累遷鳳閣舍人。後出為台州司馬,頻遷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拜同州刺史。
  • 第32代 孟大融
  • 第33代 孟浩然,名浩然,號蓋山人以字行唐代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又稱「孟襄陽」,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屬於山水田園派。孟浩然年輕時曾遊歷四方,故後人稱他孟鹿門、鹿門處士,與王維並稱為王孟
  • 第34代 孟雲卿,唐肅宗朝為校書郎,孟浩然長子,有二子,但都無後。
  • 第34代 孟庭玢,孟浩然之子
  • 第35代 孟郊唐朝著名詩人,有詩囚之稱。
  • 第35代 孟酆,孟郊之弟
  • 第35代 孟郢,孟郊之弟
  • 第35代 孟華,初仕李寶臣為府官屬,唐德宗時擢檢校兵部郎中兼侍御史,無後,以堂姪常謙為嗣。
  • 第36代 孟常謙,浩然次子孟庭玢之孫、孟郊之子,終官至柳州司馬。
  • 第37代 孟遵慶
  • 第38代 孟琯
  • 第39代 孟方立,始為澤州天井戍將,稍遷游奕使。
  • 第40代 孟承誨,仕後晉為太府卿,天福8年嘗使契丹。
  • 第41代 孟漢卿,一作漢瓊,仕後周,官至羽林大將軍。
  • 第42代 孟貫
  • 第43代 孟昶
  • 第44代 孟公齊
  • 第45代 孟寧,宋景祐4年,以孔道輔薦,特授鄒縣主簿,奉祀孟子,是為孟氏中興祖。
  • 第46代 孟堅,特授徐州知州。
  • 第47代 孟寬
  • 第48代 孟欽
  • 第49代 孟津
  • 第50代 孟德義,登進士第,授魚臺縣尹,辭不受。
  • 第51代 孟允祖
  • 第52代 孟惟恭,字彥通。
  • 第53代 孟之訓,字曾甫,元至正間仕為單父儒學教諭,秩滿陞莒州儒學。
  • 第54代 孟思諒,字友道,洪武元年(1368年),詔受鄒縣主簿。
  • 第55代 孟克仁,字信夫,以子希文授翰林院五經博士,天順三年十二月廿九日同獲追贈
  • 第56代 孟希文,字士煥。景泰二年(1451年),欽授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
  • 第57代 孟元(1477—1533),字長伯,弘治三年(1490年)襲[1]
  • 第58代 孟公肇,希文次子亨之子,字先文,嘉靖二年(1523年),因元早逝而公綮年幼代襲。孟公綮,字橐文,嘉靖十二年(1533年)襲。
  • 第59代 孟彥璞,字朝璽,隆慶元年(1567年)襲。
  • 第60代 孟承光,字永觀,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初一日襲。天啟二年(1622年),值白蓮教之亂,不屈而死,詔贈太僕寺少卿。
  • 第61代 孟弘略,承光長子,天啟二年(1622年),同父死節,詔贈光祿寺寺丞。孟弘譽,承光次子,字振揚,天啟三年(1623年)代襲。
  • 第62代 孟聞玉,字龍甫,明崇禎二年(1629年)襲,無嗣,由堂弟聞璽襲。孟聞璽,弘譽子,字龍華,清順治元年(1644年)襲,未幾致仕
  • 第63代 孟貞仁,字靜若,順治元年(1644年)襲。順治三年(1646年),改授內翰林國史院世襲五經博士。
  • 第64代 孟尚桂,字播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襲。
  • 第65代 孟衍泰,字懋東,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襲。
  • 第66代 孟興銑(1718—1742),字起輝,未襲早卒。
  • 第67代 孟毓瀚(1736—1762),字鍾北,乾隆十六年(1751年)襲,無嗣,由堂姪傳槤襲。
  • 第68代 孟傳槤(1764—1812),字國模,興銑次弟興錞之孫、毓㶟之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祧大宗,襲。
  • 第69代 孟繼烺,字體耀,嘉慶二十年(1815年)襲。
  • 第70代 孟廣均(1800—1869),字京華、號雨山,乙酉科拔貢,戊子科舉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襲[1][2]
  • 第71代 孟昭銓,字伯衡,四氏學廩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襲。
  • 第72代 孟憲泗(1850—1894),字法魯,光緒年間襲[3]
  • 第73代 孟慶桓,字頌武,早卒未襲,無嗣,次弟慶榕亦無嗣,故由三弟慶棠襲。孟慶棠,字澤南,憲泗三子,光緒二十年(1894年)代襲五經博士,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承襲;民國三年(1914年)改任奉祀官,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 第74代 孟繁驥(1909—1990),字雪生,慶棠之子,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襲任亞聖奉祀官,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 第75代 孟祥協(1933—2014),繁驥長子,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襲亞聖奉祀官。2009年7月,中華民國政府宣佈亞聖奉祀官將停止繼承。
  • 第76代 孟令繼(1978—),繁驥次子祥肅之子,祥協之姪。

參考書目

  • 《三遷志》,(清)孟衍泰續修
  • 《孟子世家譜》,(清)孟廣均主編,1824年
  • 《重纂三遷志》,(清)孟廣均續修,1887年
  • 《孟子與孟氏家族》,孟祥居編,2005年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