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多元入學是中華民國的大學招生與學生入學制度,111學年度[a]起主要可以分為特殊選才、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四項。
規劃原則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願景是「在多元價值體系下,落實適性發展理念」,其目標為「大學選才多元、高中教學活化、學生教學完整、促進社會流動」。[1]:ii
大學入學方案的規劃原則為:[1]:ii
- 招生管道多元、參採資料多元。
- 招生管道以個人申請入學為主,每間大學校系可以自訂不同管道的招生條件,而且重視學習歷程檔案。
考招架構
為了讓區域平衡、學生社經地位與族群多元,實現社會正義,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維持多種入學管道。[2]參見下方「入學管道」一節。
大學多元入學主要參採三種資料: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成績(參見下方「入學考試」一節)與綜合學習表現。前二者是紙筆測驗,綜合學習表現則包含了學習歷程檔案與校系自行辦理之面試、筆試或實作。[3]
入學管道
大學多元入學中,特殊選才少量招生,由各間大學校系自辦;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則由各大學聯合辦理。
繁星推薦以「高中均質、區域均衡」為理念,由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各校系自訂)資格的應屆畢業學生,提供臺澎金馬各地學生均等升學機會,並期望推動學生「就近入學」社區高中。[4]
參加繁星推薦的考生,一律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辦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大學校系也可以要求考生參加其他考試(例如大考英聽測驗)。繁星推薦的報名與分發錄取,均由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簡稱甄選會)辦理。[4]
申請入學(108課綱實施前稱為個人申請),兼具學生依個人志趣選擇大學校系、大學校系依特色適性選才兩項目的。[5]此制度參採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學習歷程檔案與校系自辦甄試項目。[3]申請入學學校集體報名(集報)與考生個別報名(個報),是由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簡稱甄選會、甄選委員會)受理,招生措施含一般生、資安組、離島外加名額、原住民外加名額及願景計劃外加名額等。 [6]
補教業者認為,學測成績佳或校系性向明確的學生,適合使用申請入學的管道。[7]
分發入學採計入學考試中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兩者。[8]
入學考試
大學多元入學的不同管道,參採不同入學考試。最常見的是學科能力測驗、分科測驗這兩項紙筆測驗。有些學系也會採計高中英語聽力測驗(TELC)、術科考試(體育、美術、音樂)、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1]:21-27
學科能力測驗評量考生基本核心能力,考試科目包括國文(含寫作)、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自由選考。測驗範圍皆為教育部部定必修。[3]
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可以被用在繁星推薦、申請入學,還有分發入學[9]中。
分科測驗評量考生進階學科能力,考試科目包括數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3]未來確定加入數學乙,國文、英文尚在討論。
分科測驗的成績,只會被用在分發入學中。[9]
註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