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孔廟,位於上海市嘉定區,被譽為「吳中第一」的孔廟。該孔廟始建於南宋年間,後曾於元、明、清被多次重修或增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嘉定孔廟被整體重修,但在文革期間被拆毀了部分建築。整座孔廟佔地1.8公頃。由櫺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鄉賢祠和名宦祠等建築組成,是中國境內保存較為完好的孔廟建築群。1980年,嘉定孔廟被重新確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加以維護,2006年作為上海中國科舉博物館開放。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Quick Facts 嘉定孔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嘉定孔廟
Thumb
大成殿,2013年9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明至清
編號7-0945-3-243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Close

歷史

Thumb
清光緒八年(1882)《嘉定縣誌》廟學圖。

嘉定孔廟最早在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嘉定縣第一任知縣高衍孫主持修建,當時被稱為「文宣王廟」,在廟的東側建有儒學,儒學的匾額為「化成堂」。淳祐元年(1241年),廟中設置了孔子塑像,並且修建了泮池和興賢坊[註 1]。淳祐四年(1244年),儒學被重新修繕,化成堂也被改名為明倫堂。咸淳元年(1265年)時,文宣王廟被重建,並改名為大成殿,而泮池上也被架設了泮池橋[2]元朝年間,至正十三年(1353年)時櫺星門和育才坊建成,天順四年(1460年)時大成殿、兩廡、大成門明倫堂被全部重建,並在廟南側修建了一座土山,以隔開南側一座名為留光寺的佛寺。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時,泮池上的橋被改為3座石拱橋。成化十年(1474年),廟內加蓋了尊經閣,並於正德四年(1509年)重建了廟前的土山,並命名為應奎山,還在山的周圍引水環繞。嘉靖九年(1530年)時,鄉賢祠和名宦祠先後開建。嘉靖十九年(1540年),廟內原有的文昌祠被改建,建成後改名為啟聖祠。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整座廟內的主要殿堂被全部重修,此外野奴涇、唐家濱、新渠、南楊樹濱、北楊樹濱被引到應奎山周圍匯合,並取名為匯龍潭。至此整座孔廟規模基本定型[3],被譽為孔廟中的「吳中第一」[4]

清朝時孔廟幾經重修,咸豐年間該孔廟曾在小刀會起義太平軍東征當中遭受損壞,後來又得到全面重修,並在匯龍潭邊建造了魁星閣。[3]民國年間,嘉定孔廟長期被米廠佔用,建築結構被損壞[5]抗日戰爭時期,嘉定孔廟在日軍轟炸中嚴重損毀,大成殿及東西兩廡的門窗被震壞[2]。1958年,嘉定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當年經上海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嘉定孔廟得以修繕,這次修繕工程由上海市民用建築設計院工程師喬舒祺負責修復設計。該工程於1959年開工,1963年整體完工,工程包括修復三坊、櫺星門、大成門及兩旁祠宇、東西廡、大成殿、明倫堂、當湖書院等[3],此外還在明倫堂西牆建造了碑刻[5]文化大革命期間,1968年尊經閣、啟聖祠及門斗房、敬業齋等被拆除[6],而櫺星門外的石獅子則因當地群眾在其外側修建了塗滿政治標語的磚牆而逃過一劫[1]:17-18[註 2]

2023年5月22日起,嘉定孔廟因修繕工作需要而臨時閉館。[7]2024年9月22日,嘉定孔廟恢復對外開放。[8]

形制

Thumb
櫺星門
Thumb
泮池和大成門

嘉定孔廟位於嘉定區嘉定鎮南大街183號,佔地1.8公頃,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孔廟的各建築物沿中軸線排列,廟外寬廣的學場上矗立有3座牌坊,分別為仰高坊、興賢坊和育才坊,為重檐牌坊,其中仰高坊立於正中,坊前踞坐一對大石獅;育才坊和興賢坊在仰高坊東西兩側相對而立,育才坊與仰高坊、仰高坊與興賢坊之間以石欄相連,石欄的石柱上還刻有72隻小獅子,象徵孔門72弟子。櫺星門是孔廟的正門,門整體三座五楹,柱頭上有祥雲浮雕,中門上端雕琢魚龍石刻。櫺星門周圍種有一批古銀杏樹、古柏數以及古楓楊樹。進入櫺星門後為泮池,整體呈半月形,上有一組三座泮池橋,泮池的東北角則立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所立的泮池碑記。泮池後為大成門,是孔廟的第二道大門,整座門正中五楹,東西角門各1楹,整座門寬29米,中門上有門釘,左右均為橫5列,豎7排。大成門內東西兩側共有7隻石贔屓,其中東側4隻西側3隻,每隻贔屓上均有一塊2米多高的大石碑,其上記載了元、明、清各代修孔廟的歷史。此外,在東角門壁上還鑲嵌有幾塊石碑,其上有宋紹定二年(1229年)沈璞所撰寫的《嘉定縣學之記》以及明宣德十年(1435年)的《況郡守政績記》等。[9][5][10][11][2][1]:14-45[4]

大成門後為廟內的主要院落,其中大成門東西兩側分別為鄉賢祠和名宦祠,均為三楹,其中鄉賢祠內供奉的是嘉定當地的文化先賢和忠良之人,而名宦祠內供奉的有清官、高官以及嘉定當地的官員。院落正北為大成殿,該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原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元代時被重建,梁架部分則為明代所建的結構。該殿為抬梁式結構,單檐歇山頂,殿內面闊5間,進深3間,正中供有孔子坐像,高3.35米,頭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手中捧有鎮圭。孔子像前有一神龕,龕前有供桌香案,上有祭祀所用的禮器。大殿頂部有4塊匾額,每塊匾額長約6米、高約2.6米,藍底金字,正中為清聖祖所題寫的「萬世師表」,前上方為清世宗所題寫的「生民未有」,上方左右兩側分別為清德宗所寫的「斯文在茲」和清仁宗所題寫的「聖集大成」。大殿四周牆上掛有孔子生平的繪畫,門內牆上還鑲有8塊石碑,均為嘉定孔廟的重修碑記。整座大成殿建於2米高的石台上,殿前的月台以青石欄圍繞。殿前原有大成鍾一座,上面鑄有「嘉定縣學光緒十一年三月置」等字樣,已經無存。在大成門後的東西兩側分別為東西兩廡,每一側均有12間,其內為列其弟子及儒家從祀者的牌位。院落中還中有一棵龍鳳柏[註 3][9][5][2][1]:45-52

櫺星門東側的龍門橋旁另有一道禮門,門內原為儒學署,學署建築仍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穿過禮門和禮門後的儀門後為儒學的主要建築明倫堂和當湖書院。其中明倫堂為單檐歇山灰瓦頂,堂前有抱廈結構,作勾連搭頂,堂內採用減柱造法。明倫堂西牆建有碑廊,共有碑刻、石刻、墓志銘等87方,以唐代石刻為最早,其中有朱熹等人的書法。當湖書院面積500平方米,整體為三進院落,院內設有仿貢院考場,此外還種有古玉蘭等樹木。[9][5][2][1]:53-63[4]

保護

1961年,嘉定博物館遷入嘉定孔廟[12]。1962年,嘉定孔廟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1980年,嘉定孔廟被重新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1981至1983年,上海市文物管理會撥款重修大成殿、當湖書院,恢復禮門,油漆兩廡、鄉賢祠、名宦祠、明倫堂及仰高、育才、興賢三座牌坊,建當湖書院東側碑廊,總計25萬元人民幣。1985年翻修大成殿月台,以及殿前甬道和仰高坊南側石道,總耗資近3萬元。1990年,市文管會撥款25萬元,油漆樑柱、門窗,粉飾牆面,屋頂補漏並鋪設當湖書院地磚[6][10]。1991年,孔子及「七十二賢」像被重塑並置於大成殿[9]。2000年,嘉定區政府為保護嘉定孔廟,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動遷了孔廟周圍的一幢7層建築、一幢5層建築和危棚簡屋內共計245戶居民[13],同年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嘉定區政府重修了泮池橋[1]:36。2006年1月,被改造為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嘉定孔廟對外試開放[14],並於當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15]。此後嘉定孔廟曾多次舉辦關於孔子的紀念活動[16][17]。2013年,嘉定孔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