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18位皇帝、引发黄巢之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懿宗李
李漼初名溫,唐宣宗李忱的長子。宣宗病死後,被宦官迎立為帝,是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後葬於簡陵,諡號昭聖恭惠孝皇帝[1]。
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生於藩邸,時父親李忱為光王,母晁氏為其妾室。初名李溫。父親繼位後,於會昌六年十月,封李溫為鄆王。當時,唐宣宗喜歡第三子夔王李滋,欲立為皇太子,而李溫年長,久而不決。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病逝,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李溫為皇太子。
唐懿宗「器度沈厚,形貌瑰偉」、「洞曉音律,猶如天縱」,但遊宴無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敗,藩鎮割據重新興起,差點顛覆了唐朝。
由於崇仰佛法,咸通十四年春(873年),不顧大臣反對,舉行最大規模的迎奉佛骨活動[2]。
他將其父唐宣宗大中之治的成果損耗殆盡。翰林學士劉允章在《直諫書》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的局勢:「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此時唐朝已無可救藥,大動亂正在醞釀。當時賦稅刻薄,百姓無法過活,更有食人慘劇,百姓無路可走,只好起義。859年,裘甫在浙東起兵;868年,龐勛領導徐泗地區的戍兵在桂林起兵。懿宗派遣王式、康承訓等鎮壓,但對人民的剝削並無停止。
懿宗死後隨即引發險些導致唐朝滅亡的黃巢之亂,此後大唐再無力回天,名存實亡。因而懿宗與其子唐僖宗被認為是唐朝間接的亡國之君。
懿宗沒有冊立皇后,兩皇后均為身後追封:
《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記載唐懿宗有8位女兒[7],而根據《唐文拾遺·卷三十四·崔致遠·賀封公主表》[8]稱遂寧公主為唐僖宗第十一妹,而唐懿宗第三女普康公主生於861年,為唐僖宗姐,因此唐懿宗至少有十四個女兒。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