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黃河大改道發生於清朝咸豐五年六月丙辰[1](1855年8月1日[2]),黃河在河南省開封府蘭儀縣銅瓦廂決口改道,此後黃河改向北行,由長垣縣東明縣張秋鎮[3],在山東境內以濟水(山東段俗稱大清河)河道為入海口至今。

Quick Facts 日期, 地點 ...
咸豐黃河大改道
Thumb
咸豐黃河大改道示意圖
日期1855年8月1日—1884年
地點黃河兩岸尤其是山東境內
Close

咸豐黃河改道是自公元前602年以來的黃河第26次大改道,也是距當代最近的形成今天黃河流向的一次大改道。從咸豐改道時起,近代河患日演日烈[4]。此次黃河改道,給兩岸尤其是山東境內的民眾帶來巨大的損失。黃河泛濫帶來的破壞,至光緒十年(1884年),山東黃河堤防全面建成,雖此後黃河仍不斷決溢,但始終保持了從山東獨流入海的局面[5]

背景

黃河奪淮明代潘季馴四次治理黃河,黃河河道固定於明清河道三百餘年。此次改道之前,以現行行政區劃分,黃河大體經由河南、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最終在江蘇北部入海[6]

處理

雖然黃河水患危及清政府的經濟利益,但當時清政府正全力對付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7],軍務緊張,無暇治理黃河。南河總督楊以增上奏清廷,口門「暫緩堵築」[8]

影響

此次黃河改道後,豫東皖北蘇北的城鎮擺脫黃河水患,但山東黃河洪災更為頻繁而嚴重[9]。山東濟水以及大運河兩岸的城鎮因此衰落,以齊東縣城為代表[10]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