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

介於歐亞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海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海峽map

24°48′40″N 119°55′42″E

Quick Facts 臺灣海峽, 位置 ...
臺灣海峽
Thumb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在臺灣的位置
Thumb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 (亞洲)
Thumb
臺灣海峽的海底地形和主要洋流
位置連接南海東海太平洋
歐亞大陸台灣之間
最小寬度130公里
表面積80,000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50米
最大深度1773米
Thumb
Close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俗稱「黑水溝」(臺灣話Oo-tsúi-kau漢字烏水溝),歐洲早期稱為「福爾摩沙海峽」,是介於歐亞大陸台灣本島之間的海峽[1][2],位於東海南海之間,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海域呈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70公里,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公里,南口寬約41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最窄處在台灣新竹市南寮中國大陸福建省平潭島之間,約126公里,以大陸架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2],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海域範圍北界為台灣新北市富貴角到中國大陸福建省平潭島,南界為台灣屏東縣鵝鑾鼻到中國大陸福建省東山島[3]。海域內有人居住的島嶼有澎湖群島小琉球及福建沿海數座大陸島等。其為東方海洋史上貿易路線的重要水道[4][5]、以及近現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之一[6][7]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隔該海峽對峙,形成海峽兩岸關係

形成

6億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運動開始時,台灣海峽一帶出現「台灣灘」,這是海峽中的最淺處,深度僅20米。更新世後期冰河期開始,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130—180米,變成陸地,並與中國大陸相連接。大量古人類、古動物從中國大陸經過成為陸地的台灣海峽遷徙至台灣。

20世紀70年代,在台灣雲林縣北港鎮的石油探勘過程發現菊石化石,這是中生代標準化石,此一發現說明了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期間,該區域主要仍為海洋環境。

台灣海峽所在位置上的板塊運動持續進行着,到了1.92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之間,當時的古太平洋板塊下沉至地幔隱沒帶,從而將古台灣島推出海面,這是台灣島與世界的初次會面,地質史上台灣稱之為「南澳造山運動」(即由大南澳片岩演變為大理石[8][9],中國大陸稱之為「燕山運動」。

海峽最初的形成開始於白堊紀古新世時期,也就是在5400萬年以前,台灣中部地區開始被水淹,中間成為淺海,開始成為海峽。在始新世早期的地殼運動中,台灣開始「太平運動」,中國大陸開始「茅山運動」,兩岸陸地連成一片。直到第四紀更新世時期,華南地區的花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雲母被沖積到台灣海峽中的低部地區,今天台灣北部和中部地區大量開採,成為新竹玻璃工業的重要原料。

第四紀冰河時期(1800萬年—6000年之間)以來,大海進入海進期,海面上升有100—130米,形成今日的海平面,台灣海峽開始形成。

與其他海域的關係

臺灣海峽在亞洲及太平洋的海域位置
Thumb
從亞洲往太平洋視角
Thumb
從太平洋往亞洲視角

亞洲及太平洋

臺灣海峽位於歐亞大陸太平洋之間,連結南海東海[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視為美國監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活動的窗口,或中國人民解放軍打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的據點[6][7]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憑藉軍事優勢,推行關閉政策,得以封鎖台灣海峽三十年。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和政治局勢的變化,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次穿越台灣海峽,馳援西沙海戰戰場。中國大陸民用貨船於1979年在台灣海峽復航。此後,台灣海峽中形成一條無形界線——海峽中線

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的歷史說明臺灣海峽的重要地緣政治意義[10][11]。1996年,中華民國舉行首次總統民選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臺灣的基隆高雄外海發射短程彈道導彈[12],史稱臺灣海峽導彈危機。往後,中華民國每屆總統大選前後,美國為防止中國大陸方面武力干涉中華民國選舉,會在每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到就職典禮那一段期間,常態性巡弋臺灣海峽[13]

臺灣海峽在東海及南海的海域位置
Thumb
臺灣海峽(從東海往南海視角,再往新加坡海峽及麻六甲海峽)
Thumb
臺灣海峽(從南海往東海視角,再往日本海及黃海)

東海及南海

臺灣海峽位於東海及南海之間[14],在海洋史(特別是東亞貿易)[4][5]、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研究中,台灣海峽經常和霍爾木茲海峽麻六甲海峽等比較研究,以探討海峽區域的自然、人文發展[15][16]

臺灣海峽位於東海及南海的海域交通要道,是明清時期閩海閩東語闽海平話字Mìng-hāi武裝海商集團:如李旦鄭芝龍林道乾林鳳等的活動區域之一[17][18][19][20][21][22][23],其中台灣海峽更成為鄭芝龍及其後繼的明鄭艦隊的「內湖」[5][24][25][26][27][28]鄭芝龍華南臺灣日本等地為活躍舞臺,經營日本平戶島長崎馬尼拉華南東南亞華人移民據點形成主要的商業航道為其主要經濟命脈,台灣海峽亦為武裝海商集團活動及征戰的主要海域。[29][30]

90%以上的中國大陸進口石油通過海上運輸,而三條主要航線都包含馬六甲海峽及台灣海峽,學者楊曉輝認為這兩個海峽成為中國大陸石油戰略的兩個「敏感區」[16]

海峽水域

臺灣海峽最窄處是海峽西側的中國大陸福建平潭島與海峽東側的台灣新竹南寮之間,直線距離126公里(68海里)[31];最寬處是台灣屏東側貓鼻頭到中國大陸福建側澳角,直線距離410公里(250哩)。海域面積為80,000平方公里,是臺灣島近海中最大的海峽[32]

臺灣海峽水深各處相差很大,平均水深不足50米(160呎),海峽南部斷續分佈與中國大陸之間的一片砂質淺灘的水深最淺,小於30米(98呎);東南部的大陸坡則水深超過1,000米(3,300呎)[32]

臺灣海峽自然環境複雜,水域內多有淺灘、溝谷、海島礁石;河流入海口和海灣也很多,水團和海水流系多,漁場和水產資源也很豐富。台灣海峽以風大,浪大,流速大著稱[32]

臺灣海峽海流存在明顯季節變化,冬季以從北向南的沿岸流為主,夏季以由南向北的暖水以及從太平洋進入的黑潮支流為主[32]

氣候

臺灣海峽季風交替明顯,頻繁的偏北風非常強勁。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冬季以東北風為主;6-8月夏季以西南風為主。每年強烈的颱風伴隨暴雨,造成潮水位變化劇烈,對沿岸侵蝕很強烈,故海峽兩岸的沙灘地形崎嶇。

歷史人文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